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邵武企業專利意識集體覺醒

  • 發佈時間:2015-03-28 08:34:45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吳柳滔 通訊員 何興明) 記者近日從邵武市智慧財産權局獲悉,去年該市專利申請量為488件,同比增加81.4%,專利授權量從2013年的161件增至去年的334件,增長107.4%。

  此前,閩北山區不少企業雖上了規模,但專利對它們來説仍是個遙遠的概念。2011年,邵武成立智慧財産權局,並在全省率先將專利申請量納入鄉鎮(街道)的績效考核。當地相關部門稱,這可視作邵武企業專利意識集體覺醒的開端。

  邵武市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田芳説:“閩北企業可申請又未申請的專利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要是不懂得挖掘出來,就太可惜了。”2013年,她發現,作為南平竹木加工業龍頭的杜氏木業,只擁有寥寥幾個授權專利,但是,它的生産線基本上都是自主研發,僅一條生産線上就“沉睡”著幾十個可申請授權的專利。

  杜氏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田芳,公司曾有一次被海關退回一個貨櫃的經歷,就是由於當時被海關檢查到貨物與另一家企業的類似,而對方擁有專利,杜氏沒有。此後,田芳多次到杜氏做宣傳動員工作,請來專家為公司二三十名員工做專場培訓。

  去年,杜氏成為我省智慧財産權優勢企業。以前,公司只有幾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現在每年申請五六十個專利,而且以含金量更高的發明專利為主。

  去年上半年,邵武對該市60位企業家進行專利基礎知識培訓。8月,省智慧財産權局將全省專利實務培訓南平專場放在邵武召開,吸引了150多位企業家前來學習。

  為培養基層政府幹部的專利意識,充分利用基層政府資源,除將專利申請量納入績效考核外,邵武還于去年組織了兩次針對鄉鎮(街道)幹部的專利基礎知識培訓。

  2014年,邵武成功申報了5家高新技術企業,而此前的多年間,該市總共只有2家。田芳介紹,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最直接的益處之一是退15%的企業所得稅。此外,高新技術企業能憑智慧財産權辦理質押貸款,獲得省有關部門50%的貼息。另外,高新技術企業能獲得普通企業拿不到的政府項目。而專利擁有量正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關鍵因素,邵武企業專利意識的集體覺醒,將使當地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能更多一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