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被外企裁員碾壓

  • 發佈時間:2015-03-27 10:30:5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接5版

  裁員之痛 成本上漲拉低業績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裁員事件最早發生在兩年前。作為其全球重組計劃的一部分,IBM宣佈了費用為10億美元的全球裁員計劃。

  與其他外企一樣,IBM裁員是迫於低收益。2013年,IBM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盈利低於預期的情況。騰訊科技透露,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IBM前CFO馬克表示,有2/3的硬體業務量減少是由於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表現不佳,而其中1/2又主要受中國市場業務量減少的影響。

  財新網報道,此次雅虎裁員,也是因為中國一線城市研發的人力成本增長迅速,北京的人力成本大約為印度的2倍。“如果人力成本低,雅虎也不會急著裁員。自去年以來,已經有幾家外企解散了中國分部的團隊,人力成本高是重要原因。在這類外企的高管層裏,來自印度的人員遠比來自中國的多。”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外企裁員潮波及中國在所難免。《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刊文指出,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影響了外企利潤。中國歐洲商會的資料顯示,只有63%的在華歐洲公司2013年實現了盈利,這一比例低於2010年時的74%。

  而一線工廠的關閉,原因則更複雜。與溫州工廠的沒落一樣,外界認為,這是中國製造業面臨的考驗。其中原因,包括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們的消費水準下降、“中國製造”創新能力低等。

  大廈並非一夜間崩塌

  像諾基亞、IBM這樣的巨頭公司,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崩塌的。從表面上看,諾基亞沒有及時更換手機系統而被蘋果“拿下”;IBM此前推出了Z13大型伺服器,賣掉了存儲業務,以為可以帶動銷售,卻沒有預見到,數據存儲在大數據時代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業績下滑,有管理層決策不當的因素,更多的卻是受時代潮流推動。

  對於傳統企業來説,轉型是必須的。原來,資訊的主動權掌握在企業手裏;現在,則到了用戶手裏,交互變得很重要。那麼,對IT外企來説,轉型的阻力和陣痛不可避免。他們曾引以為豪的管理文化可能恰恰就成為其轉型最大、最難克服的困難。

  《中國企業家》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IT外企風光的時代已成過去,越來越多的人把焦點轉移到本土的阿裏、騰訊、小米等網際網路公司上。可以佐證的是,20年前媒體開大會,上臺發言的人是來自外企的職業經理人;10年前,這些人變成了本土傳統行業巨頭的CEO。而如今,最受歡迎的是本土網際網路公司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外企的紅毯時代逐漸謝幕。

  員工後路 討價還價“N+6”

  2014年7月,微軟北京亦莊辦公樓外,微軟員工聚集,高喊著“N+6”的口號。在裁員已經成定數的情況下,不少員工都以為公司給出的補償是“N+6”,但郵件中卻寫的是“N+2”,差距太大。

  目前,我國《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N”表示在公司工作的年限,一般大公司大規模裁員時,都按照稅前工資算。加號後面的數字通常是靈活的,有的公司是“N+1”,福利好一點兒的公司能達到“+3”“+4”甚至“+6”。簡單來説,如果某員工工作5年,一個月薪水1.5萬元,補償方案是“N+2”,初步補償就應該是1.5*(5+2)=10.5萬元。按照微軟員工的訴求,如果換成“N+6”,那麼補償就是16.5萬元。

  就公開資訊來看,一開始諾基亞被裁員工所能拿到的補償是“N+2”。但騰訊科技表示,一些員工説,諾基亞高層曾多次提出,會按照微軟收購時的承諾,在12個月內按照諾基亞的標準對被裁員工進行補償。

  按照此前諾基亞員工離職的標準,有些員工將獲得“N+6”的賠償。以2013年他們的平均月工資來看,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約為10萬元。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雅虎這批業內精英開完裁員大會從大廈走出來後,其中的大多數就已經失去了工作,但裁員消息在業內傳開後,他們已被網際網路公司和獵頭盯上了。對於這些有能力、有經驗的員工,企業大多是歡迎的。

  諾基亞開始裁員後,阿里巴巴組織了一批業務負責人和招聘專家北上,在諾基亞門口擺起了小攤招聘。此外,小米和聯想等企業也向諾基亞研發中心離職員工拋出了“橄欖枝”。

  或許被裁員的都能另找下家,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的。如今的外企就好比不斷崩潰的冰山,各家都在裁員。即使員工跳槽成功,依然是不保險的——誰能想到曾經的帝國諾基亞也裁員了呢。

  跳去本土企業,對於大部分外企職業經理人來説,恐怕也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過去那種相對悠閒而且穩定的生活,無法適應中國民營企業的“瘋狂”節奏了。很多外企人已經習慣了出入五星級賓館和豪華會議室的生活,接地氣的能力確實有些不足了。

  要想真正融入本土企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些人甚至在其中“不幸陣亡”。在很多人看來,民營企業雖然有機會,但是白領精英很難生存。還有一層考慮則是待遇。有參加華為面試的諾基亞員工稱,“華為的要求是從零開始”,這意味著,他們目前的工資普遍要減少一半;還有的要求在非北京地區工作,這對於已經在北京安家的人來説,更難以抉擇。

  生産部門員工才最難

  至於生産部門的員工,在補償方案和對外求職方面與研發部門相比,好比遭遇了“冰火兩重天”。

  在補償方案中受益的,通常是研發部門的人,伸出橄欖枝的企業,瞄準的也都是研發人員。這些都與生産部門無關。

  微軟目前已在越南河內投資建廠。諾基亞在中國內地的手機製造業務將全面遷往越南、巴西和墨西哥等地區。相應的,諾基亞在中國內地的手機製造工廠將全面關閉。原本在這些工廠工作的工人,將十分難熬。如果夫妻兩人都在生産部門工作,同時丟掉工作,家庭更將失去經濟來源。

  在諾基亞裁員潮中,與研發部門同事“拉橫幅”激烈抗議裁員相比,生産部門的員工面對裁員則要沉默安靜得多。一名生産部門的員工説:“我們也想抗議,想遊行,但擔心被公司開除,最後連補償都拿不到。”“很多生産部門員工學歷都不高,找新工作的渠道也很少,阿裏、小米都不招我們。社會上一些不公正的看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有人認為,外企生産部門的員工工資高卻懶散)”。

  而無論對於研發部門,還是生産部門來説,外企裁員符合法律法規,給出的補償方案也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甚至超過了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最低裁員補償標準。員工們爭取留下來,最後也是徒勞的,更多的人只是期望能在補償方面爭取更大的個人利益而已,這是一場心理戰。

  結語

  在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在整個産業升級的過程中,外企開始考慮調整業務結構、用人結構以及降低成本無可厚非。而那些在外企打拼多年的“杜拉拉”們,則面臨著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得與失已顯得不那麼重要,畢竟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社會裏,只有變才是唯一的不變,只有適應變化才能生存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