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強基礎研究,“麵包”會有的

  • 發佈時間:2015-03-27 02:31: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現在到2017年是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中項目的調整期,政府應該想辦法在過渡期保障對現有項目的經費支援。”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道出了一線科研工作者的心聲。

  2014年,科技體制改革重拳頻出,特別是《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簡稱改革方案)的出臺,被稱為近年來科技改革的最大動作。

  此次改革將近百個中央財政科技計劃整合成五大類。那麼,在新的科技計劃體系下,對基礎研究的支援是否會被削弱?其經費總量和管理渠道有無變化?

  針對科技界的擔心和疑慮,科技部部長萬鋼給大家吃了一劑“定心丸”:不僅不會削弱,還必須加強。“基礎研究作為提升國家源頭創新能力最重要的載體,是高新技術的源泉,是科技創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計劃體系中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和系統支援。”在今天召開的主題為“加強基礎研究與自主創新”的香山科學會議上,萬鋼明確表示。

  基礎研究不能也不會放緩

  “《改革方案》提出要‘三個面向’,首先強調的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來佈局科技計劃,就是要支援基礎研究。”萬鋼説,此次改革提出,政府重點支援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基礎前沿、社會公益、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動。而基礎研究就符合這一特點,是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領域,政府資助是義不容辭的。

  改革還提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統籌銜接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産業發展等各環節工作。“在全鏈條的創新設計中,基礎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萬鋼説。

  “我國的基礎研究在內生和外在的雙重動力下,實現有加速度的發展。”談到我國基礎研究發展態勢,自然基金委主任楊衛表示,我國基礎研究正呈現“數量發展與品質攀升相同步、研究型大學與中科院發展相同步、國內發展與國際融合相同步”的發展態勢,中國基礎研究的動力發展體現在這“三個同步”。

  但楊衛也坦承,我國基礎研究引領世界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比較而言,高技術與應用開發追趕的速度會更快。“我國基礎研究可能最晚達到引領世界。但一旦引領,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們要通過幾代學術人的努力才可能迎來原始創新能力的整體躍遷。”

  “基礎研究有著長期性和不確定性。”楊衛説,在我國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基礎研究要實現“持續動力發展”,需要全面統籌、前瞻謀劃。

  新體系下,支援將更加系統

  “基礎研究在新的科技計劃體系中將得到進一步加強,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後,對基礎研究的支援將更加系統。”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表示。

  改革提出全鏈條設計,那麼,鏈條前端的基礎研究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是什麼關係?對此,侯建國解釋説:“改革後的五大類計劃中,其一是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著重支援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以面上部署為主,強調學科均衡發展,支援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增強源頭創新能力,其創新成果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問題凝練的重要依據。”

  對基礎研究支援的另一個渠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侯建國説,改革之後,973、863、支撐計劃等納入其中,優化整合後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更加聚焦國家目標,著重支援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

  侯建國透露,根據改革方案,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強國家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將專門設立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基本思路是:對於方向性的重大科學前沿,要突出科學目標,進行前瞻性佈局,搶佔科學制高點;對於事關國家發展戰略的基礎研究,應更加體現國家意志,著眼未來國家競爭力,進行戰略性部署。

  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是重大科學研究類專項,指的是2006年以來已經組織實施的奈米、幹細胞、蛋白質、發育與生殖、量子調控和全球變化等6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其組織實施方式和管理機制較為符合改革精神,在適當完善管理機制後,可繼續實施到2020年。第二類是依託大科學裝置研究類專項。第三是重大科學前沿與學科交叉類專項。這類專項圍繞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科學前沿進行前瞻性部署,支援一批可能産生顛覆性技術的原始性創新、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發展。第四類是面向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基礎研究類專項。這類專項面向未來的農業、能源、資訊、資環、健康、製造等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進行戰略性、前瞻性部署,培育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堅實未來發展的科技基礎。如石墨烯、腫瘤與免疫、氫能源等重要科研基礎性工作,積累和豐富科技資源庫。

  “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將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保持合理比重,穩定一批長期服務於國家目標的基礎研究隊伍。”侯建國説,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基礎研究類重點專項將保持合理的比重,能夠基本穩定原973計劃的主體專家隊伍。

  此外,基礎研究還將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基地和人才專項中有所體現。

  板凳不會越坐越“冷”的

  “基礎研究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投入不足。”清華大學孟安民教授的話代表了大部分與會人員的觀點。他建議,國家層面應有個總體規劃,考慮應以什麼方式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一個在這次會上被反覆提及的數字是,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R&D經費比例才不到5%,與OECD國家普遍20%左右差距較大。對此,萬鋼明確表示,將繼續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同時撬動地方和企業的資金。“我們要調整財政經費投入結構,引導地方大幅度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爭取‘十三五’期間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楊衛認為,可從三個方面努力提高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一是抓總量,力爭到2020年基礎研究投入強度能夠達到R&D的10%或 8%;二是調結構,增加中央民口財政經費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三是要謀效益,有所為有所不為。

  沒錢不行,有錢也並非萬能。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應抓住改革契機,解決長期阻礙基礎研究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被提及最多的是評價機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于淥説,目前“數論文”的評價方式不利於基礎研究發展。與此相關的是,他認為這一評價方式尤其不利於年青人的成長。

  “年青人來了三年後,如果不能建成自己的實驗室,不能有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你就拜拜。這非常影響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于淥説。

  這涉及到與評價體系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即競爭與穩定支援的關係。于淥認為目前穩定支援不夠:“我知道物理所的一個非常成功的研究組,每年的運轉經費大概需要250萬元,為此,他們需要向十個不同的來源爭取經費,向十個不同的老闆彙報。”

  “我們現在高校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其他科學研究,總體來説,投入多以競爭的方式,很難使科學家在一個領域里長期坐冷板凳。”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王延覺説,在一個領域里拉長項目週期,就是一種穩定支援,要解決當下靠不斷申請競爭性經費來攢余糧、穩團隊的後顧之憂,形成基礎研究容錯和敢於冒險的條件保障。相關專家認為,雖然要增加穩定支援,但也不能回到30年前大鍋飯的狀態,要實行動態管理。

  對於與會專家提出的建議,萬鋼表示,改革方案提出,要“優化資源配置,需求導向,分類指導,超前部署”。基礎研究就是國家的重大需求,面向未來發展就需要有預測、有研判地進行超前部署;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研究、産業化及應用示範等科技活動是不同類別,在實踐中就需要按照其規律特點建立相應的管理規定。他最後也特別強調,要遵循科學研究的探索發現規律,營造良好條件和寬鬆環境。(科技日報北京3月26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