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將加大基礎研究支援力度

  • 發佈時間:2015-03-25 05:31:5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3月24日訊 記者沈慧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我國基礎研究發展態勢等進行了一年多的戰略研究,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R&D(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比例將達10%,比目前水準提高一倍。具體目標是,實現我國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量並行”、“貢獻並行”、“源頭並行”。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悉,在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處於創新鏈條最前端的基礎研究,其投入比重卻長期徘徊在5%左右。這樣的力度與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15%至30%的比重有較大差距,更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基礎研究源頭供給的需求。因此,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是當務之急。

  此次戰略研究提出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的初步思路是,“堅持定位、卓越行動、升級發展、原創引領”,在“三個並行”的目標導向下,實現投入、産出體量與美國等科技先進國家相當;在眾多主流科學演進路徑中有中國科學家里程碑式的貢獻;中國對科學發展有開拓性重大原創貢獻,有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的重大源頭創新工作。

  有投入就要有收穫。戰略研究提出的具體目標包括:論文總量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論文總被引用數全球第二;每年涌現10項左右里程碑式的學科前沿工作;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人才,每個學科涌現1個有重要影響的前沿團隊;每年涌現3到5項具有原創意義的重大成果,形成一批具有學科高地性質的研究中心等。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介紹,2015年,基金委將重點厘清我國基礎研究與世界各國的差距與不足,針對原創成果少、科學大師少、支撐發展不足等關鍵瓶頸和短板,改革完善資助管理機制和評價機制,推動科學中心資助模式試點,為提升基礎研究整體水準和原創能力提供切實保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