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進口車借道電商勝算幾何
- 發佈時間:2015-03-27 01:00: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2月15日,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正式開閘,首批公佈了17家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自此,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的汽車平行進口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了正規化,而消費者將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進口汽車。時隔月余,有消費者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反映,包括天貓在內的電商平臺開始增強宣傳力度,積極推廣自貿區平行進口車線上的銷售。專家表示,對於平行進口車經銷商而言,選擇電商平臺來進行行銷其實只是自己降低運營成本的一種方式,而考慮到國家對於機動車銷售有相關規定,現在這種操作方式還不是真正意義的網上售車,因此,這種渠道創新到底能促進多少銷售,還有待觀察。
平行進口車強勢“轉正”
“平行進口”是指除國內總經銷商以外,由其他進口商從産品原産地直接進口,其進口渠道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相“平行”。也就是説,車商可以繞過總代理商直接在國內銷售從國外進口的車,平行進口車的價格比正常進口車價格低15%至20%。目前,市場中這類車主要以美規車和歐規車為主。
平行進口車在市場中一直存在爭議。2005年頒布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外國汽車公司必須通過國內4S店銷售,4S店只能從整車企業採購,維修時必須使用原廠配件。這種4S店為主導的汽車銷售格局正面臨多重壓力:一方面堵住了其他流通商從事汽車進口和汽車銷售的途徑;另一方面,4S店對汽車生産商産生了嚴重的“依賴症”,後者全面控制了由4S店承擔高額成本而建立的經銷網路。這其中最廣為詬病的一個問題就是目前進口汽車售價遠高於國外市場售價。
而在2月15日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正式開閘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發佈的通知顯示,符合“從事汽車銷售業務5年以上,最近三年經營業績連續盈利,上一財年汽車銷售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在自貿區內註冊具有汽車經銷資質的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作為平行進口車經銷商”等條件的企業可申請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業務。
據了解,除了價格優勢外,海外新車上市後,有時會有些車型因為一些汽車廠商戰略規劃、國內認證等原因未在中國上市。但平行進口車在這方面就有著天然的優勢,經銷商自由在海外採購後,再運至國內銷售,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新車等待時間。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被俗稱為“水貨車”的平行進口車往往面臨經銷商不主動提供售後服務和保險等問題。而上海自貿區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對於平行進口車商設定的標準基本等同於進口車商。
“太強勢了。”有市場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驚呼,這樣一來,在上海自貿區銷售的平行進口車不僅比普通4S店擁有價格優勢,更能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如此一來,他們的競爭力比起傳統意義上的授權渠道可以説也並遜色。
銷售未井噴 電商來參戰
但現實卻並未如之前人們預期,平行進口車銷售沒有出現井噴式的爆發,首批公佈的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有17家,但據媒體報道稱,從開業到3月中旬,整個自貿區的總計銷量大概只有20余輛,包括路虎、寶馬、保時捷等多個豪華品牌。據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交易中心的負責人羅楷程分析,目前開業時間還太短,很多品牌貨源沒有配備充足,所以這個銷量並不具有代表性,實際上來看車的客流量還是很可觀的。據了解,有自貿區內的經銷商手上已經有了大量訂單,只因經銷商自己也拿不到車,訂單一直無法交付。
有上海自貿區內的汽車經銷商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其中涉及政府審批的問題,雖然平行進口汽車在自貿區“名正言順”了,但是,所有的進口車都必須要經過政府3C的認證,尤其是一些以前沒進入過國內市場的小眾車型,在取得這項認證時面臨的困難極大,這也就造成了目前上海自貿區的平行進口車面臨的尷尬。
從宏觀層面上看,由於明顯供大於求,2015年上半年,進口車行業會依然處於去庫存的階段,這也讓平行進口車在中國的銷售承壓。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1月平行進口車的市場佔有率比2014年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滑了0.4個百分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車專業委員會主任胡絲羽表示,這是由於普通進口汽車的壓庫讓經銷商的資金鏈緊張,必然的結果就是降價走量。而正常進口車價格下降,將會影響平行進口車的銷量和價格。
胡絲羽分析,因為平行進口車的市場行情不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而是由正常進口車市場價格決定的,如果正常進口車價格優惠幅度較大,平行進口車將會承受很大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前景難言明瞭的此時,電商平臺也來“摻和”了。
有消費者告訴記者,日前收到了某車企發來的推廣短信,稱現購市場價近46萬元的某款車型可享受不到39萬元的自貿區專供價,消費者可以登錄天貓旗艦店購買。記者隨後登錄天貓搜索,發現該平臺上確實有部分車型以平行進口的名義在售,且價格低於正常市場價。
據了解,最早在網上賣平行進口車的時間是2014年的“雙11”,三家平行進口車專賣店入駐阿里巴巴的聚划算和天貓平臺,但當時這一行徑被眾多業內人士定義為噱頭,因為無論從品牌上還是數量上,都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進口車的需求。因為當時售車主要是試水,容易搞低價快速銷售,是很好的促銷方式,但不是主流的銷售渠道,對車市影響不大。
業內人士:此舉現在只是噱頭
針對電商售平行進口車,更多專家一度擔心的是,過去由於平行進口車沒有合規化,為了降低成本,很多平行進口車的經銷商不提供售後、維修和保險的相關服務,把銷售搬到網上,銷售者即便買了車,依然沒有這些配套可享受,當然他們也無法到4S店體系維修保養,這也一直是推廣平行進口車的最大痛點。
而現在平行進口車在上海自貿區合法落地,按照政策規定,經銷商必須提供相應售後服務,對電商平臺的銷售又是否會有促進?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售後服務方面,消費者依然只能由在電商平臺上售賣該車的商家提供,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平行進口車依然無法到4S店體系維修保養。
實際上,在中國,所謂的電商賣車,即使是平行進口車在上海自貿區合規以後,現在也只能是個噱頭。
汽車行業專家李楠告訴記者,電商賣車目前還只是停留在資訊提供的階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在“賣車”,國家關於機動車銷售有相關規定,現在電商沒有銷售資質,不能全款銷售,也無法實現交車,否則就是違法。所以本質上來説,經銷商是銷售主體,電商屬於仲介提供銷售線索。
還有業內人士也對此進行了證實,目前電商銷售平行進口車的這些店面主要由一些平行進口車總經銷商在經營管理,實際上消費者往往只是線上上看車輛資訊,購買和支付其實都是線上下再由總經銷商的銷售聯繫消費者進行購買,可以説這一方式目前在國內並未真正成熟。
那麼,把銷售放到電商平臺上,究竟有什麼意義?有專家告訴記者,這其實是平行進口車的經銷商降低運營成本的一種方式。在上海自貿區,經銷商被要求必須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在一些車商看來,這些條款推高了經銷商的經營風險,也會加大企業運營成本。因此,現在平行進口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強,除了渠道的比拼外,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銷售成本也是他們要解決的重大課題,適逢電商“大躍進”的這個大環境,他們的介入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這種電商銷售的方式在平行進口車這個領域,能否像在其他零售品領域一樣無往不利,就得另説了。畢竟去買平行進口車的消費者,要麼是不懂,要麼就是很懂,所以電商銷售慣用的那些誇大宣傳的手法是否好用,還有待觀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