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區內成效初顯、區外作坊仍存——我國進口固廢“圈區管理”十年大起底

  • 發佈時間:2015-03-26 22:01: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天津3月26日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李鯤 關桂峰 賴雨晨)長期以來,我國沿海一帶集中連片的固體廢物拆解加工小作坊成為“洋垃圾”藏污納垢之地,為改變這一亂象,我國自2005年起正式實施“圈區管理”。記者日前在多地調研發現,十年來,部分園區通過全過程跟蹤、封閉式管理,解決了部分再生資源加工企業的小、散、亂的問題,但仍面臨著“挑戰”。一些園區外固廢拆解小作坊“野火燒不盡”,甚至仍採用焚燒等落後工藝加工,許多企業入園意願不強,而另一方面,園區內企業卻存在“吃不飽”的現象,經營存憂。

  “圈區管理”防控一體 提高資源迴圈利用效率

  “圈區管理”是我國對從事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的企業實施的園區化管理。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固體廢物管理處處長張嘉陵説,2005年至今,已通過驗收的“圈區管理”園區有13家,已批准建設尚未通過驗收的有7個,各地還自發建立了若干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園區。

  在天津子牙迴圈經濟産業區,所有産品出園時要檢查詳細單據,防止貨物被轉移到小作坊或非法小企業進行拆解。天津海關貿易管制科科長李鑫介紹説,自2010年5月1日起,天津口岸進口的所有第七類固體廢物集轉机運至子牙園區辦理報關、報檢等手續,隨後又進一步開放第六類固體廢物在子牙園區的進口業務,從源頭上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廣東貴嶼迴圈經濟産業園區建立了電子廢物申報登記制度,對拆解單位申報拆解原料、處理工藝和處理後産品去向、處理後殘余處置等情況摸清底數。

  浙江台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産業基地則採取最為嚴格的封閉式管理,設立唯一的主入口和主出口,實行“固廢入園—各廠區集中加工—成品出園”的運作模式。

  相比小作坊的隨意生産、排污,“圈區管理”的企業産生的廢水被納入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産生的不可利用廢物由園區統一收集交給專業的回收處置企業,實現管理、加工、污染的防控一體,既提高了資源再生效率,又實現了污染集中治理。

  園區還鼓勵入園企業通過提升工藝水準降低成本。天津新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和浙江巨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均已使用先進的大型電線電纜破碎機器,工人只需將電線放入投料口,塑膠和銅就會從各自出料口出來,一步實現加工、剝離過程,拆解利用率近乎百分之百。

  ?圈區“圍城”:區外小作坊仍存 區內企業“吃不飽”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圈區管理”雖然實施已有十年,但一些地區小作坊並未消失,園區內外企業都面臨不少困難,陷入“圍城”困境。

  廣東清遠市有華清迴圈經濟園,但記者驅車進入清遠市清城區龍塘鎮的幾個村落髮現,村道兩旁幾乎全是加工進口廢物的拆解作坊,院內工棚看上去低矮破舊,一些較大的作坊內還有貨車在裝卸廢電線等原料。清城區石角鎮的多名住戶反映,小區居民長期被焚燒電子廢棄物所産生的“毒氣”籠罩,氣味刺鼻,甚至半夜被熏醒。據當地政府介紹,這裡拆解的主要是廢舊電線和電機,拆解戶約有1000戶,多為家庭式作坊,規模小、拆解技術落後。

  無獨有偶,天津子牙鎮大邀鋪村被工整地分為廢舊拆解的“工作區”和生活區,“工作區”面積更大一些,主幹道兩邊有大大小小的作坊幾十個,十分壯觀。而距離村子幾公里外,就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迴圈産業園區——天津子牙迴圈經濟産業區。

  在大邀鋪村一個較大的作坊內,3位工人正在露天點火焚燒作業,氣味有些刺鼻。交談中,記者得知,他們來自黑龍江,正在焚燒的是美國進口的廢鋁製品,通過熔化附著的塑膠進行簡單拆解分離。當記者詢問這樣拆解會遭到當地環保部門怎樣的處罰時,其中一名工人説,“檢查的時候我們就低調一些,在這裡幹了許多年也沒出過大問題。”

  另一方面,不少入園企業反映,由於國內回收體系尚不健全,受法律法規對廢舊機電、廢五金、廢塑膠等的限制,一些進口原料不足,企業嚴重“吃不飽”。天津子牙園區內的TCL企業設計年處理廢家電240萬台,2010年只處理了約100萬台。

  天津瑞和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市場行銷負責人鄭丹丹説,現在她們是以銷定産,“我們共有12條生産線,現在只能開3、4條線。”

  ?成本偏高、認識不足 入園仍需加強扶持

  小作坊拆解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産生嚴重危害。聯合國一份關於中國電子垃圾的調查報告顯示,廣東貴嶼小作坊的拆解方法極易使拆解工人患上硅肺病,而拆解過程中産生的鉛和鋇還會對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湯桂蘭表示,焚燒電線等會産生二惡英、芳香烴類等有毒物質,容易引發癌症。

  記者調查發現,各地園區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政策建設都比較完善,但為何園區外小作坊林立的現象屢禁不止呢?首先是入園成本偏高。天津小邀鋪村的作坊王姓老闆和隔壁的元姓老闆告訴記者,入駐子牙園區買地、上設備要花費上千萬元,即使前期投入拿得出來,但廢舊機電拆解時下行情不好,入園並不掙錢。廣東貴嶼的拆解戶説,當地園區內60平方米的廠房每月租金高達2.6萬元,根本承受不起。

  此外,不少拆解戶對於圈區管理的認識普遍不足。按照我國對進口廢五金類企業的考核要求,廢原料、拆解産物及殘余廢物不得露天堆放,應分區貯存。但記者看到,小邀鋪村元老闆的院子裏各種廢舊電線、五金甚至國內的廢電路板都露天堆放。但他認為自己沒有燒線、地面做了硬化,也沒走私,“憑什麼説我不合格?”。海關總署緝私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除了加大宣傳力度外,國家也應對園區有資金和政策上的傾斜,適當加大補貼,圈區管理産生的費用一部分應該由政府來承擔。一些基層執法人員還建議,可以將幾個拆解戶整合為一家入園,以提高風險應對能力,減少租金壓力。

  針對入園企業“吃不飽”的情況,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完善國內廢品回收體系,也可以適度放開資源利用價值高且可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的廢品進口。“我國企業生産的許多産品出口到國外,再回來就變成了禁止進口的‘洋垃圾’。”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湯桂蘭説,對於廢舊家電、輪胎等目前不允許進口的産品,可在有條件的園區放開進口加工,先行先試。(參與采寫:劉茁卉、李芮、王俊祿、覃星星、袁慧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