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宇:不能照搬西方經濟理論解釋中國經濟現象

  • 發佈時間:2015-03-25 1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璇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5日訊 (記者 孫璇)中國經濟顯示的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全世界所矚目,特別是高速發展中呈現出自身鮮明的特色路徑,很多時候無法完全用現有的西方經濟學理論進行解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宇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認為,如何正確總結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增強中國經濟學的自覺自信,是當前中國經濟學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也為中國經濟學理論研究創造了難得的歷史契機。

  中國經濟網記者:您近期公開提出,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包括少數國內學者,近年來之所以屢屢提出“中國經濟崩潰論”卻頻遭失敗,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論斷簡單套用西方經濟學理論。你為何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張宇:當代西方經濟學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病,比如重邏輯輕歷史、重形式輕內容,否認不同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差異,排除技術、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當做人類永恒不變的經濟形式。

  特別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崇尚普遍性一般性,排斥特殊性個別性,試圖用一種模式強加給多樣化的無比複雜的現實。他們以這樣的思維邏輯看待中國改革開放的現實,必然結果就是:把中國改革開放在實踐中摸索出的成功經驗,曲解為“市場扭曲”;中國經驗至多是“轉型經濟學”,即向資本主義完美市場的過渡階段,沒有經濟學的普遍意義。總之,一切不符合主流經濟學標準模型的做法,都被看作是對一般規則的偏離和扭曲。很明顯,這種思維邏輯是完全錯誤和極其有害的。

  令人擔憂的是,根據我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的觀察,國內經濟學研究對上述弊病不僅反思不夠,還存在嚴重的照搬照抄現象。按照西方經濟學開展研究的思路在中國經濟學界、高校都已成為主流理論。導致許多研究者不研究、不調查、不結合中國國情,而是簡單拿著數據模型套用,把抽象的數理邏輯當作判斷經濟學是否科學的主要標準,這種理論範式與現實相距甚遠,造成“玄、虛、浮”毛病突出,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學術創新明顯落後於實踐和時代要求。

  中國經濟網記者:中國經濟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不正是要實現對國際化接軌發展嗎?

  張宇:為了更好地服務現實,中國經濟學研究必須在立足自身實踐基礎上,實現更加開放、包容、多元。但“國際化、標準化”的提法並不意味著:要把西方經濟學當做普世科學一樣對待。有人甚至認為:對西方經濟學,必須毫無疑問地相信它、學習它,就是中國經濟學發展的方向;不折不扣地貫徹它、實踐它,就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這其實是一種新的蒙昧主義。

  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如邊際分析方法、統計和計量方法、投入産出方法、實驗的方法和目前流行的博弈論等,對於經濟科學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西方經濟學的各派理論體現了不同時代的不同人對當時經濟生活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思考,對於我們總結經驗教訓和了解經濟思想的發展,也是有價值的。但西方經濟學歷來具有二重性,既有合理有用的一面,也有不可否認的意識形態因素。同時,西方經濟學學派林立,觀點各異,並不存在被一切時代和一切人都普遍認可的所謂科學理論。西方經濟學的一些即使是在一定時期看屬於正確的理論,也是以一定的假設條件、歷史經驗、價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邏輯結構為前提,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須結合中國的實際。

  所以説,只有在實踐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創新,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開放融通、相容並包,構建起中國的經濟學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在這個道路上,我們不僅前途無量,而且正在迎來十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國經濟網記者:您為什麼認為中國經濟學發展正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經濟學建設又該遵循怎樣的原則路徑?

  張宇:中國的經濟學是從中國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的豐厚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只有深深紮根歷史的豐厚土壤,中國經濟學發展才能根深葉茂,生生不息。比如,在分析中國漸進式改革獲得成功的原因時,國內外的學者們都注意到,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成功與改革開始時具備一些有利初始條件有很大關係。世界銀行曾經把這一特點歸結為改革前物質投資的滯後收益,比如在工業領域,1949年以後工業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重工業和大中型國營企業得到很大擴展,這一方面意味著中國已有一個進行建設的相當規模的工業基礎;另一方面意味著一旦投資政策下放後就會有許多輕工業投資機會。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這些案例也是中國經濟學者應該尊重和認真對待的。

  正是建立在對上述實踐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取得了長足進步,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經濟研究的成果也大致可以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策性研究,如關於宏觀管理體制改革、金融改革;第二個層次是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基本理論的研究,如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思路、效率和公平關係的討論;第三個層次是經濟學一般理論的研究,如關於經濟學方法論、價值理論、貨幣理論、企業理論、增長理論、危機理論等。這些理論創新推動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規律的認識,也能夠更好服務發展。

  中國是一個具有廣袤土地、眾多人口、悠久傳統並處於發展和轉型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工業化、資訊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幾重重大歷史變革在同一個時代交織疊加,中國實踐和中國道路的複雜性、豐富性和特殊性是許多國家都不能與之相比的。

  總而言之,偉大的實踐呼喚著理論的創新,中國經濟學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構建中國經濟學要向各個國家學習,要向歷史和傳統學習,要向所有科學學習,同時還要向實踐和群眾學習。只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立足中國實踐,紮根中國歷史,面向中國問題,並從中總結經驗、構建話語、提煉思想、創新理論,定能夠做出無愧於時代的理論成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