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限牌一年,杭州車市五大變化

  • 發佈時間:2015-03-25 09:06:0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杭州限牌,轉眼已一年。去年3月25日的末日瘋狂,經過一年的沉澱,給杭州車市帶來哪些改變?

  記者從杭州市統計局了解到,2013年,杭州市4S店汽車(7座以下乘用車)銷售總額為780億元,比2012年的704億元有大幅度增長;而2014年,下降到729億元。

  來自車管部門的統計是,2013年,杭州市新車上牌量28.42萬輛;2014年,即使算上前三個月和3月25日車市瘋狂釋放的巨量,整年上牌量依然只有20.25萬輛。

  賣出的車少了,銷售總額下降了,對於車商來説,便是切膚之痛。

  一變:豪車市場佔有率升了

  這一年裏,豪華車一枝獨秀,銷量相對穩定,市場佔有率不降反升。“限牌後,車牌金貴了,不少人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購車支出。”浙江元通元瑞沃爾沃4S店總經理朱冰表示,限牌前後對比,沃爾沃銷量並沒有像中高級車那樣出現明顯下跌,而是逐月攀升。中高級車恢復到限牌前六七成銷量,都用了半年以上的時間,但沃爾沃只用了兩三個月。

  同樣的情況也在浙江米卡迪出現,有一個月,浙江米卡迪還一舉拿下了浙江銷量冠軍。“這從豪華車4S店不斷增長也可以看出。”浙江米卡迪總裁張建業表示,去年,杭州豪華品牌新開4S店有10多家,而中高級車和自主品牌,不僅幾乎沒有擴張計劃,有的還關閉了部分4S店。豪華車看中的,正是限牌杭州,依然上升的豪華車購買力。

  二變:車商售後利潤少了

  4S店想靠新車銷售賺錢越來越吃力了,自然把目光投向售後服務。可一年來,令車商鬱悶的是,售後服務總體也是以跌為主,只有像福特等少量4S店的售後服務利潤還有增長。

  “限牌三個月後我們就發現,維修保養的進場輛次要比限牌前下降了,而其中,事故車下降最為明顯。”某豪華品牌4S店服務經理錢先生表示,事故車維修相對利潤較高,事故車減少直接導致售後利潤下降。而進場維修保養的車輛,前後對比也減了一成多,這些因素導致售後利潤在限牌後不升反降。

  “主要還是杭州車主用車習慣改變了。”張建業告訴記者,限牌和升級限行後,他們曾對進場維修的車輛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不少車輛每月行駛公里數開始下降。開車公里數少了,出事故的可能性也就減少,事故車自然也就減少,連保養頻率也降下來了。由於售後利潤不升反降,原本杭州車商想靠售後補回新車銷售利潤的希望也就成了泡影。

  三變:上外地牌的多了

  “我們原來每月上外地牌照的消費者最多不會超過10%,可現在,上外地牌照的車輛佔到了四成多。”福特康眾4S店的周總表示,剛開始時,上外地牌照的更多,佔到六七成。這部分車主基本上都是在杭州工作,由於暫時沒有搖到號,就選擇先上外地牌照過渡。記者從一汽大眾寶通店了解到的情況也是如此。

  “未來上外地牌照的車輛會有所減少。”業內人士分析,去年剛開始限牌,人們對車牌的需求格外旺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再那樣急切。

  四變:銷售顧問年薪打對折

  限牌中市佔率上揚的豪華車,應該過得不錯吧?還真不一定。這一年,對於豪車銷售員來説是艱難的一年,各項考核指標壓力更大,客戶跟進的工作量更大,成交率更低,而收入卻銳減。一位賓士經銷商告訴記者,5年前,公司裏的銷售員年薪20萬比比皆是,而且幹得很輕鬆。而限牌後,銷售員工作量、壓力大增,但年薪10萬已屬佼佼者。

  “要完成一單交易,時間明顯延長。以前客戶基本圍繞著價格談判,現在除了車價,怎麼上牌、怎麼落戶、置換指標要走哪些程式……客戶對政策不了解,要求會很多,還要寫進合同。”浙江路德行銷售總監告訴記者,限牌後,銷售員的服務更週到,甚至要成為客戶買車手續的諮詢顧問。“很可惜,有些客戶是剛需,跟我們接觸了很久,卻一直沒有搖到指標。”銷售員小李告訴記者,就算這樣,還經常是白費勁。

  銷售員收入下降,是因為公司收益下降甚至虧損。銷量已恢復、市佔率還上漲了的豪華車,怎麼會虧呢?“一輛33萬的寶馬X1,優惠近10萬元;5係去年優惠6個百分點,現在放大到15個點;奧迪、賓士不少車型優惠也放大到了7~8折。賣車早就沒錢賺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豪華車經銷商紛紛訴苦。

  如果説賣車沒錢賺車商有心理準備,限牌以來售後維修保養的極速萎縮則讓人猝不及防。一家老牌奧迪4S店,之前維修保養提前兩天預約不一定能排進,限牌後有時候一天沒有一單業務;一家寶馬店,去年首次出現了虧損……

  五變:二手車商日子難了

  市場上一直有傳言,某某二手商囤牌賺了上千萬,這有可能嗎?汽車城老嚴,限牌前買了80輛長安麵包車,加上原本囤下來的舊車,總共有大約200輛存量二手車。“行情好的時候,一塊車牌能賣到5.8萬元。現在也有3.8萬元左右。”

  據了解,老嚴囤的那些舊車,都是限牌以前帶牌收進的接近報廢的二手車,每輛成本價也就幾千元。當然,這些車放了一兩年,為了賣指標,還要貼錢年檢,年檢完還可能白送給外地車商(不達排放標準的,外地車商也不願意收)。一輛舊車,最好的時候確實能賺5萬元左右,現在也可以賺3萬元。

  至於專門為了限牌買的那批新麵包車,賣一輛虧5000元實在讓人肉痛。聽説,杭州有些囤了新麵包車的二手車商,正悄悄把這些車轉移到接下來有可能限牌的城市,比如南京——這樣一來,這些車有了繼續增值的可能,騰出來的車牌又能儘快套現。

  儘管囤了兩三百輛備案二手車的車商,這一年賺了上千萬不是傳説。不過,老嚴也在愁:這些車賣完了以後怎麼辦?下一個限牌城市,會不會是南京?

  限牌後,大多數二手車商尤其是個體經營戶的生存模式發生了很大改變,收車難、賣車更難。二手車的收購資源基本都以置換新車的方式流向4S店,個體二手車商能拿到的資源越來越少。這種變化讓在汽車城做了15年的二手車商老李很不適應:“我前年做了200多臺車,去年只做了89台,不到前年的一半。80%的二手車,還只能通過拍賣的方式批發給外地車商,價格非常低,白菜價,原先能賣三四萬的車,現在只能一兩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