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臻紀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 購畫返理財是場騙局?

  • 發佈時間:2015-03-25 08:16: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臻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臻紀”)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相關公安機關立案調查。作為國內最大的書畫經銷商,此事一齣引發公眾對於“購畫返還理財”模式的關注。

  臻紀在渝遭立案調查

  一份來自重慶市渝中區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公告顯示:“重慶臻紀以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名,對外宣稱在全國範圍內簽約藝術家提供字畫,鼓吹藝術品增值潛力大,以字畫銷售、認購收藏、代為保管、委託銷售為幌子,以承諾年利率22%-34%投資回報為誘餌,採取簽訂《收藏協議》、《委託銷售協議》和《作品委託銷售申請確認單》的方式吸納客戶資金。”

  除了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外,重慶公安經偵部門調查發現,2013-2014年5月間,重慶臻紀涉及金額3億余元。該公司依靠代為銷售字畫和高額返利吸納投資者資金維持運轉,其自身並無其他資金來源。而高提成、高返使其脆弱的資金鏈一旦出現問題可能徹底斷裂,導致多數投資人血本無歸。

  目前,除了長沙和武漢等外地臻紀公司還在經營外,重慶臻紀的全部公司自3月1日起被公安機關查封,目前已經停止營業。重慶臻紀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原本3月15日應該發放員工工資,至今也沒有消息。

  購銷鏈條撲朔迷離

  有業內人士指出,重慶臻紀採取類似傳銷的經營模式,即公司採取會員制,投資者須先購買一幅字畫才能成為會員,然後才可認購用於委託銷售的字畫,銷售價格由客戶自定。重慶臻紀員工劉先生就透露,會員制只是一種獎勵打折方式,針對於第一次購畫後沒有將畫再次委託銷售、只是以收藏為目的的藏家,公司獎勵在下次購買畫作時給予折扣。

  重慶臻紀從2010年成立到今年,已成立10-20家門店,發展到3000多名書畫經紀人、5000-8000名藏家,營業收入大概10億元。此次臻紀事件中,最有爭議的是“團購方”是否存在。收藏者的畫作如果在委託期間難以出售,重慶臻紀的經紀人則會口頭承諾公司可“原價收購”,而“原價收購”的背後就是重慶臻紀的大收藏家,即所謂的“團購方”。

  重慶臻紀曾于2014年4月8日在其官網發表聲明稱,2012年9月11日,重慶市工商局調查結束,並給出了官方辦理結果的正式文字回復:關於團購方,重慶臻紀文化以書面承諾,團購方真實存在,因涉及商業機密,不便出示團購協議,也不便透露團購方身份。

  不過有分析認為,即使最大“團購方”是重慶臻紀公司自己,在法律上也是被認可的。至於重慶臻紀是否涉嫌非法集資,目前還沒有最終定論。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重慶臻紀法定代表人(總經理)馬永彤聘請了來自北京的知名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購畫返還理財”由來已久

  在重慶臻紀立案調查後,重慶臻紀簽約的一位北京藝術家杜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除了名譽或許會受影響外,並沒有財産損失。在杜先生看來,這種“購畫返還理財”經營模式在業內很常見。畫廊簽約的藝術家通常是被市場認可的一線畫家或升值潛力大的中青年畫家,藏家從畫廊買畫,畫廊答應所售作品一年後可以退還,畫廊負責加價5%收回。畫廊看似風險很大,但是如果畫家作品一年後的交易額升值了20%,那麼經營者確實是盈利的。

  但杜先生也指出,重慶臻紀簽約的藝術家越來越泛,甚至出現很多三線以下藝術家,在低水準的藝術作品升值小,而公司舉辦的畫展、拍賣等宣傳費用支出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公司有可能入不敷出。

  在一家與重慶臻紀合作過的美術館負責人看來,重慶臻紀本身沒有涉嫌非法吸取公眾存款,更沒有非法集資之嫌,但是不排除公司高管或者員工以個人名義從事非法集資活動。有業內人士稱,如果臻紀文化公司員工在推銷中自行向客戶承諾投資收益,由於員工的推銷行為是職務行為,其行為是代表公司的。而且,臻紀文化公司如果明知員工在推銷中向客戶承諾投資收益而予以放任,也難辭向社會公眾宣傳吸收資金之咎。(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陳麗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