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券商交易系統“擁堵”的思考

  • 發佈時間:2015-03-25 05:33:1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兩天,股市瘋漲,股民狂熱。不曾想券商的交易系統卻如漏洞的皮球,不時在局部發生癱軟,成為精彩A股的另類風景。

  先看相關報道:3月23日,招商證券早盤交易系統出現故障,一度陷入崩潰狀態,客戶報單無法成交,撤單也無法執行。同一天,申萬宏源等券商的交易系統也出現故障。而早在2月19日,作為券商龍頭老大的中信證券就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作業系統崩潰情況。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類似的問題還存在於東方證券、齊魯證券、國海證券華泰證券和湘財證券等眾多券商的交易系統中。

  不過,這些情況帶來的負面影響,似乎很快淹沒在A股當下如火如荼的交易浪潮中,無人關注了。就連當事者券商們的解釋都是一水兒的輕描淡寫:系統出現“擁堵”,主要是23日早盤滬指急拉,短期內創出新高,投資者的熱情被點燃,交易量瞬間激增,導致系統承壓。甚至坦言,此前不少券商融資系統沒有承受過如此多的融資買股票操作指令,因此導致了“擁堵”。

  從技術上説,下單指令瞬間突然放大,的確可能引發交易系統的擁堵,更何況各家券商的交易系統容量不盡相同,眼下的行情又是如此出人意料的火爆,活躍客戶每天都在創新高,高峰期交易擁堵短期在所難免。但面對這樣的“擁堵”,筆者則認為這不是一個可以一筆帶過的問題。

  首先,此輪A股牛市行情,無論啟動背景、成交規模,還是市場容量、資金來源都與前幾輪行情差別甚大。如今的A股,動輒單日成交過萬億元;普通股民也可以利用融資杠桿投資;場外資金源源不斷,新增A股開戶數屢創歷史新高。此情此景之下,作為提供交易載體的券商再不可搞“拉鏈工程”,交易系統出了問題,才被動地增加伺服器之類,而應該對行情發展有一個更高的視野預判和更全面的服務規劃,以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常態。

  其次,相比解決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樹立起券商對交易系統的風險意識。作業系統堵單、崩潰,表面看是一個技術問題,但這背後的風險卻是巨大的。如今的股市早已不是“紅馬甲”手工填單的時代了。從某種意義上説,電腦網路操控著這個市場,而網路的跑單速度和影響範圍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在這裡,蝴蝶效應的風險將被成倍放大,甚至攪亂整個市場,2013年光大證券的“烏龍指”就是一個例證。而眼下券商交易的崩潰,不是一種偶然,也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中國證券交易作業系統中的公共隱患和潛在風險,這需要券商行業高度警覺。

  最後,隨著A股市場不斷走高,股票交易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國百姓的投資取向,這更加需要一個良好和穩定的市場環境,以保證投資的公平性。券商交易系統故障,在客觀上給投資人造成了交易影響和利潤損失,但系統故障的理賠卻難取證,投資者幾乎沒有可能獲得賠償。因此,解決新常態下的新問題,市場監管層還需及時建立起相關的法律法規。

  一句話,交易系統崩潰的背後是中國券商能否適應新常態的問題,是投資者利益如何保護的問題,更是市場風險能否妥善控制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