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上“特價”旅遊隱患多

  • 發佈時間:2015-03-25 01:29:22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自駕遊、自助遊升溫,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網上預訂酒店、門票和旅遊産品。然而,消費者在享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種種便利的同時,線上旅遊網站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也愈發凸顯。網購機票酒店陷阱多、低價線路“貓膩”多、旅遊産品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頻現。面對網上種種的“低價陷阱”,馬大哈們,可得長點心了。

  網購旅遊産品噱頭多消費者需擦亮眼睛

  在網上輸入旅遊、秒殺等字樣進行搜索,記者得到數十萬條選項,其中多數都打著“特價促銷”、“秒殺瘋搶”等口號。比起秒殺,特價旅遊産品往往更受到消費者青睞,但這些産品宣傳週期普遍較長,往往需要先預付定金再支付尾款,而在這兩個階段中,不少消費者由於沒有仔細核對産品頁面,産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花銷。

  “三亞5天4夜遊,666元。”去年3月,某旅遊網站上的低價旅遊産品吸引市民王先生關注。他諮詢網站客服了解到,666元包括在海南5天4夜的遊覽費用,但不包含往返三亞的費用。王先生算了一筆賬:該旅遊産品有效期是去年全年,只要在淡季購買機票赴三亞,其他就不用花錢了,淡季蘭州往返三亞的機票在1500元左右,再加上666元的費用,也就2100元左右,旅行社的報價至少在3000元以上。於是,王先生在網上購買了兩份旅遊産品,並按規定進行了出行預約。“去年5月,我和朋友到三亞找到網站指定接待的旅行社。由於是在網上購買的,旅行社不與我們簽合同,只給了一張行程安排表,並稱只負責景區門票及交通費用,不包括食宿。”王先生説,隨後的旅程更糟糕,導遊責任心不強、景點遊覽時間緊、頻繁進購物店……回家後,王先生發現這趟海南之行,除去機票錢,每人花費近3000元。“錢沒少花還遭罪。”王先生説,雖然遭遇網購陷阱,但由於沒有發票和合同,只能自認倒楣。

  “除了數量極少的秒殺産品之外,其實沒有多少限時特價路線”,資深旅遊達人小越告訴記者。作為常年出遊的驢友,她經常刷旅遊網站折扣,因此對於這些旅遊産品價格稔熟於心。“比如這個熱賣的限時特價産品,日本6天5夜自由行5999元,顯示的原價高達12999元,其實一直以來這個産品在這家網站上經常打折,價格一直都是5999元”,小越打開電腦頁面給記者演示,“很多遊客看到特價一時衝動購買,後來特價結束後上網一查,還是這個價”。此外,據小越的經歷發現,有一部分網站存在虛假資訊的現象,一些不具資質的“黑旅行社”“黑導遊”可能在網上“渾水摸魚”。

  記者調查發現,在途牛網、去哪兒網等線上旅遊平臺上,因為正值全年旅遊淡季,往返三亞、巴厘島等熱門地的機票、團隊遊、自由行産品都十分便宜,這其中不乏一些起價甚低的“團購遊”。在去哪兒網中的度假旅遊頻道上,標稱為“三亞出發5日遊、2晚海景房、全程0自費”的起價僅為833元/人,是其所謂市場價的2.3折。記者還發現,一些團隊遊産品以“送保險”為賣點吸引遊客,在“服務標準”一欄中聲稱已購買了“旅行社責任險”。但據記者詢問相關業內專家則表示,“旅行社責任險”只是旅行社給自己買的一種保險,並非為遊客所購買。遊客仍需要根據自身狀況、不同目的地、旅遊活動風險情況選擇保險産品。此外,記者還發現,不少旅遊産品打著“自由行”的招牌,賣的其實是特價機票。

  行程取消消費者幾千元打了水漂

  除了旅遊産品外,機票、酒店訂購是線上旅遊商的另一大主營業務,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線上機票預訂業務趨於成熟,在整體機票預訂中滲透率較高,這也使得越來越多超低價機票出現在線上旅遊平臺上。

  記者在某旅遊網站搜索到一款名為“曼谷5天5晚泰式五星境外遊”的旅遊産品。這款號稱包含三餐、而且是雙人特惠的産品只要799元。在産品説明裏,大半的篇幅都在宣傳産品的優勢,甚至還對比分析此産品與市面上産品的優劣。但在仔細閱讀産品説明後,記者發現,這款産品不包含往返機票。事實上,網上這些低價的産品都是相似的情形,重要的資訊均以小字體進行標注。

  住在蘭州西站的市民齊先生就遇到過這樣一件坑人的事情。去年夏天,他們全家打算去廣州玩,就通過一家大型旅遊網站訂了機票酒店。誰知廣州爆發了登革格熱疫情。齊先生説,因為家裏有老人和孩子,他不想冒風險前往,就打算取消行程並退票,但是與網站打電話溝通了好多次,對方不願意退,他只好自認倒楣,幾千元錢白白打了水漂。針對齊先生的遭遇,一家大型旅遊網站的公關人員這樣跟記者解釋,在暑期這樣的旅遊旺季,機票和酒店都是提前預訂的,事實上旅遊網站已經把這筆錢付給了航空公司和酒店,所以不易辦理退票和退訂費。但是齊先生卻表示,作為消費者,他更關心的是,明明自己沒有消費,為什麼退不了錢。

  和齊先生一樣,今年春節期間,市民周女士在某網站上預訂了兩晚西安某四星酒店的住宿,並收到預訂成功的短信。當家人趕到酒店時,酒店卻稱沒有房間了。無奈之下,周女士只好以更高的價格入住另外一家酒店。由於該網站的失誤,導致了周女士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而周女士向網站投訴時,網站則表示由於網站與酒店資訊交接出現問題,將按照網站“賠付差價不高於首晚房費”的規則,賠償周女士三分之一的付款,周女士表示賠償金額根本不夠房間差價,損失太大了。

  記者了解到,有許多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購買旅遊、出行産品後,一旦權益受到侵害,便落到“投訴無門”“吃啞巴虧”的境地。“旅遊電商的亂象確實該管一管了。”甘肅省旅遊局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旅遊電商涉及了旅遊部門、物價、工商等多個部門聯合監管,因此需要通過聯合執法等方式共同管理。所以,今年國家旅遊局將聯合工信部等進行清網大行動,規範旅遊網站,我省也應該將會有相應的部署。

  相關法規已出臺消費者可通過平臺維權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監測分析,線上旅遊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住宿和景點門票預訂方面,比如預訂後未及時通知確認或被擅自取消、産品報價不實、服務和産品與描述不符等。第二是機票預訂方面,因取消預訂引發的退改簽阻礙。第三是度假産品方面,比如降低服務標準、旅遊行程安排不合理、投訴處理不及時等。

  據悉,2014年7月,《旅行社産品第三方網路交易平臺經營和服務要求》、《旅行社服務網點服務要求》等5項旅遊業行業標準開始實施,對線上旅遊經營服務首次做出規範。根據新規,“第三方網路交易平臺應取得工商營業執照、電信與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完成經營性網站備案,並在網站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相關資訊”,“可設立信用評價制度以對旅行社進行信用評價和管理,信用等級評價制度應提前公示,併為旅遊者提供信用等級查詢服務”。新規也對線上旅遊企業的資訊和數據服務有相應要求。其中規定,平臺交易雙方數據的保存時間自其最後一次登錄之日起不少於3年,可查詢的交易數據保存時間自交易發生之日起不少於3年。某種程度上説,這為遊客消費過後産生糾紛的維權行為提供了依據。

  旅遊業內人士也提醒消費者,網購旅遊産品時,要小心低價陷阱,要選擇網路監督完善、能保證商家資質與産品品質、擁有完善的售後服務的大型網路平臺,消費者在網購旅遊産品時,須查驗其官方主頁上是否標明業務經營許可資訊,並且應與正規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