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首架“區域通關”模式引進境外飛機通關

  • 發佈時間:2015-03-24 19: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成都3月24日電 (記者 張浪)24日淩晨6:30,天還沒亮,成都雙流機場海關關員已經在機坪上忙碌,今天他們要驗放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從歐洲空客公司採購的一架A319飛機,價值4700多萬美元。

  此架飛機是國航為增強運力訂購的,3月在德國漢堡總裝廠完成總裝,23日正式與國航完成交付,即將投入國航運作任務。

  不同於以往,這架飛機採用的是“屬地申報、屬地放行”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是成都海關第一次作為口岸海關應用該一體化通關模式驗放航空器這種特殊進口貨物。

  隨著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的順利開展,海關“大通關”模式將成為海關改革工作的重要趨勢,此次採用該種區域通關模式為航空器辦理通關監管手續,是成都海關在“大通關”改革工作中的積極探索。

  此前,成都海關已與烏魯木齊、鄭州、海口等地海關積極聯繫,探索區域通關合作的可能性。2014年作為航空公司的屬地管理海關引進飛機7架。此次成都海關根據企業需求,採用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首次作為口岸海關驗放飛機,飛機在使用地進境,改變了原傳統轉關模式。以前,國航的該架進口飛機需要從德國運往北京,在北京完成報關申報及驗放手續,再調機到成都。現在只需在北京報關完成通關手續,飛機從德國直接運抵成都進行實物查驗。節約了國內由北京到成都的轉運運輸成本。

  成都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儲運部經理陳黎表示:“以往引進飛機需先飛抵北京,辦結通關手續再調機至目的地,耗時1至2天,而採用‘區域通關’模式引進的飛機由境外直飛目的地,報關放行時間縮短至6小時以內,這樣一來,不僅僅是縮短了時間成本,引進飛機所需的燃油費、起降費等資金成本也降低了至少20萬元人民幣,也極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