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強軍夢注入磅薄正能量

  • 發佈時間:2015-03-24 01:31: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適逢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為了讓學員緬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過程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裝甲兵工程學院黨委決定利用寒假的契機,在教員、學員中廣泛開展“追尋抗戰精神,做新一代革命軍人”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近日,該院4000余名師生累計探訪了201個抗戰遺址、訪問了106名抗戰老兵和軍烈家屬、撰寫調研報告2700余篇。師生們在讀書輔導、實地探尋、撰寫心得和調研報告過程中,從全民族艱苦卓絕的偉大抗戰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有效地激發了軍校學子獻身強軍實踐的使命感責任感。

  將民族之殤烙進腦海

  “抗日戰爭的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結束了近代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的屈辱歷史……”這是政治教員董翊彤在假前為掛鉤的四旅三營專題輔導授課的情景。

  實踐活動展開後,軍政教研部28名政治教員深入班排精心輔導,解讀習主席紀念抗戰爆發77週年和南京公祭日的講話精神、幫助學員網上搜尋家鄉附近的抗日遺址及抗日典故、查看相關研究文獻等背景資料、推薦相關書目及影視劇、教唱《黃河大合唱》等歌曲、與同學們一起商討探尋“路線圖”。師生同籍的全程幫扶,就近組隊進行調研走訪。學員旅、研究生大隊利用各種時機層層動員、教研室抓住輔導這一中心環節,機關注重頂層設計和高起點謀劃,三方形成良性互動,凝神聚力、想方設法將活動落到實處,真正讓每一名學員行動起來,匯入探訪的洪流之中,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處處都成了尋覓民族抗擊外侮“基因”的大課堂。

  為了確保參觀長沙會戰遺址不走過場,廖若飛這名來自湘籍的學員成了這一會戰的“研究專家”,他利用休息時間一頭扎進圖書館,查閱《血灑汨羅江:長沙會戰》《中日長沙會戰紀實》等相關書籍,從而為有準備、有目的的進行走訪調研打下堅實基礎。

  把不屈的抗戰精神銘刻於心

  抗戰的硝煙雖早已散盡,但那一個個曾經與侵略者誓死鬥爭的英烈先輩,依然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那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依然為人傳頌;那一個個勇赴國難、感天動地的悲壯瞬間,又一次清晰地定格在官兵的心靈深處。

  教員白鵬舉帶著5名東北籍的學員來到楊靖宇將軍的殉難地蒙江縣。林海雪原無言地訴説著東北抗聯戰士“渴了吃把雪,餓了吃樹皮”烽火歲月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楊靖宇將軍孤身一人與數萬日軍週旋幾晝夜,終以身殉國!日軍解剖他的遺體時發現,胃中只有尚未消化的棉絮和草根,一粒糧食都沒有!無疑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賦予這位民族英雄以鋼鐵般的意志!

  北京籍學員廣昊等6人來到全民族抗戰爆發地——盧溝橋,撫摸著城墻上斑駁的彈痕,耳邊依然回蕩著抗戰將士浴血衝鋒的喊殺聲;賽軍燾等5名滇籍學員來到雲南騰衝,面對鱗次櫛比的遠征軍烈士墳塋,重溫歷時127天打通國際援華“大動脈”的壯舉;冀籍任亮宇走訪河北省易縣狼牙山,重溫五壯士為國犧牲的悲壯故事……一旅周振興來到河北保定的冉莊,感受地道戰的魅力;二旅趙楊拜謁鐵道遊擊隊的故鄉——微山湖;三旅郭偉峰探訪“水上雁翎隊”的大本營——白洋淀……

  從白山黑水到彩雲之南,從山東臺兒莊到革命聖地陜西延安,都留下了學員們探訪的足跡和身影。探訪中,學員們面對數百萬將士未能在正面戰場擋住日軍的瘋狂進攻而扼腕嘆息;面對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大捷,他們揚眉吐氣;面對中國軍民築成的血肉長城,並最終戰勝日寇,他們歡呼雀躍。學員們在祖國大地的抗戰遺址中追尋抗戰精神,將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場景銘刻於心,將先烈們的正能量帶回了校園。

  “從甲午之殤到‘九一八’事變,從盧溝橋的隆隆炮聲到南京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中國軍隊屢戰屢敗?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軍備鬆弛。我們要以史為鑒,牢記強軍目標,積極投身國防現代化建設,鑄就打贏資訊化戰爭的鋼鐵長城。”該院徐航院長如是説。

  將愛國之情轉化為強軍之行

  “我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對抗戰老兵的撫恤力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之我見》……趙亮宇和吉星星等學員在校園網上發的微網志引得大家紛紛點讚,轉發過千。寒假歸校,豐富多彩的生動展示,一時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主旋律”。

  一摞摞沉甸甸的調研報告、一幅幅參觀抗戰遺址的照片、一次次震撼心靈的演講報告、一場場生動形象的再現演出……軍校學子用腳踏實地的探訪、真知灼見的意見建議等方式,彰顯了他們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公然參拜靖國神社,一意孤行企圖通過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這是對歷史真相和公理正義的公然藐視,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蓄意破壞,更是對千萬抗戰英烈浴血奮戰成果的挑釁和顛覆。作為新時期軍校學子,我們應該從民族抗戰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覺用抗戰精神激勵強軍鬥志,獻身強軍實踐,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該院政委祁亞虎介紹説,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拓寬了主題教育的載體,架起了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知與行的橋梁,為培養堪當興國強軍重任的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提供了重要抓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