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等農民來到找農民去”

  • 發佈時間:2015-03-23 03:32:2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王蔚萍

  現如今,農民買種子越來越早,以前都是臨春耕預備,今年年前就進入了種子旺銷階段。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金禾農資經銷處自去年末至春節前70天時間賣出了90萬袋玉米種子,這意味著有90萬畝地鐵定種上金禾代理的北京屯玉京科968,即便如此,高潮仍未過去,金禾公司急切希望屯玉追加60萬袋以滿足市場需求。

  把這些數字放到金禾當家人李福林身上,你會覺得他的經歷更加傳奇。李福林,今年72歲,退休後為了解決下崗孩子們的生計問題才操起種子生意。起初他的公司就是維持個全家溫飽。漸漸地,李福林悟出公司要發展必須有品牌的道理。2012年3月5日,李福林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一粒種子的核心競爭力》,當天李福林就揣著這張報紙找到北京屯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要求代理新品種京科968,屯玉被老李的見識與誠意打動,在經過嚴格的考核後,屯玉把通遼地區作為新品種推廣試點,給了李福林1000畝的份額。

  拿到這來之不易的1000畝地用種,李福林硬是將其中的一半無償贈送給當地農民。雖説是白給,但農民並不買賬,李福林前腳走,許多人後腳就把種子扔了出來,這情景讓李福林傷心不已。

  很快,秋天的收成給李福林長了臉,在通遼地區60個京科968試點中,59個畝産量超過了1800斤,李福林趁熱打鐵,連著召開了5個400人以上會議,通過現場觀摩,種植比較,2013年的種植面積一躍升至10萬畝,屯玉方面代表趕到通遼,將“持續發展,合作共贏”的牌子交到李福林手中。李福林和他的10人團隊再接再厲,2014年,京科968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觀摩會的規模擴大到幾千人。

  大年初六,記者約李福林在他的辦公室會談,此時他剛從庫倫旗趕回。實際上,這樣的無年無節四處奔波已經持續了幾年,早就聽説他每年超過兩百天給農民授課,比學校裏老師的課時還要多,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講3個村,餓了吃碗泡麵,他到過通遼地區所有的鄉村,就連最偏遠的扎魯特旗烏力吉木仁蘇木也沒落下。

  在京科968之前,通遼地區普遍種植的玉米品種是鄭單958,“一個品種取代另一個品種非常之難,有了好品種由於宣傳不到位,服務跟不上影響了好品種的推廣,影響了農民的收益,這對好品種不公平,對費盡千辛萬苦研究培育的科研人員不公平。”李福林的感慨樸實真誠。

  李福林的講解確實收到了實效,他講過課的地方,銷售量噌噌地增長,第一次講增加5000袋,第二次講完就達到1.5萬袋,“京科968抗倒伏、耐旱、耐密植,穗重都在6兩左右,這些特點你要給農民講清楚,良種還要有良法,更重要的是你得把良法教給、教會農民。農民只有了解了,明白了,才會願意嘗試新品種。”

  根據李福林的體會,他覺得經銷商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以前是等農民來,現在是必須走到農民中去,這樣你才能了解農民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務,賣種子只是經銷商的一部分職責,與金融、種糧大戶、收糧者組成四位一體的鏈條歷經整個作物生産過程才算是合格經銷商的職責所在。

  説起通遼的農業,李福林充滿感情,通遼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糧倉,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通遼的玉米種植面積有1800萬畝,佔全國總面積的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李福林心裏有這樣一本賬:一個代理點的好品種可以為一個地區年增加10億斤糧食。2015年,金禾代理的京科968在通遼種植面積可達120萬畝,每畝多打300~500斤糧就多出5到6億斤,而這個好品種尚未完全推開,增産10億斤糧的目標指日可待。

  採訪結束等車的時間裏,李福林告訴記者他已經看準了與京科968並進繼而接替它的品種,這樣的謀劃令人敬佩。李福林説:“我72歲了,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讓我為通遼的農業、農民、種業做點事,到了這個年紀,錢真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讓更多的人掙到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