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把剪刀的匠心巧思

  • 發佈時間:2015-03-23 03:29:2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倩 通訊員 王艷

  技師徐鴻根,曾經是張小泉剪刀廠裝配車間的一面旗幟。只有剪刀磨得足夠好,才有“面子”請到老人家為你親手裝配。經他手的成品,沒有人敢當著他的面試試究竟好不好用。他的名字就是一個品牌。行內人都知道,如果他裝配的剪刀不夠好,那麼也不會有第二個人能裝得更好。

  中國刀剪行業,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之説。徐老先生身後,是一代手工藝匠人的尊嚴和榮光。對經自己手的東西,自覺自發地追求極致;對高超手藝無需物質激勵的由衷敬畏,經由師傅帶徒弟式的耳提面命,代代相傳。一種叫做工匠精神的東西,經過400多年的不熄爐火和十幾代工匠堅守的72道傳統手工鍛造技藝,一起熔煉進了良鋼之中,刻畫出刀背上“張小泉”的字樣。

  雖然,工業化大生産逐漸取代了手工鍛打,曾經讓匠人們引以為豪的技術被分割成一個個流程化的簡單工序,年輕人一學就能上手。但徐師傅和“張小泉”代表的“工匠精神”卻並未因技術進步而褪色。

  與稻盛和夫對標較量

  1990年左右,杭州的老字號刀剪企業張小泉,與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多了一層“亦師亦友亦敵”的微妙關係。

  這一年,一直遵循著古訓“良鋼精作”的張小泉,開始採用新工藝研製陶瓷刀。在此之前,國人對陶瓷的理解還一直停留在盤碗杯碟等食具上。其實,氧化鋯作為陶瓷刀的原料,當其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被機床磨削而不易碎,加工陶瓷的材料從以前珍稀的金剛石,變為人造金剛石等便宜的材料。這些工藝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大規模地生産陶瓷刀成為可能。

  一把好的陶瓷刀,莫氏硬度必須在8以上,僅次於世界上最硬的金剛石(硬度為10),鋒利度是鋼刀的十倍以上,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永久都不需要磨刀。

  中國的氧化鋯儲量豐富,使得陶瓷刀原料採購起來並不困難。雖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張小泉”便已開始進行試製研發陶瓷刀,但效果並不理想,再加上當時國人只需一把用得順手的刀即可,對陶瓷刀這種新事物還不能引起太大的興趣。時移世易,隨著人們消費水準的不斷提高,張小泉公司覺得生産陶瓷刀的時候到了,于2009年又重新開始調研、製作,加入自己最擅長的開刃專利技術等,終於生産出了第一批陶瓷刀。

  國內權威機構佛山陶瓷研究所出具的一份陶瓷刀出廠檢測報告顯示,陶瓷純氧化鋯最高密度將近6.05克/立方釐米,日本京瓷陶瓷刀的密度在6.0,“張小泉”也在6.0左右。對比其他硬度指標和韌性指標,張小泉的陶瓷刀與京瓷産品基本沒有區別。

  以京瓷售價的三分之一作為自己的産品定價之後,張小泉陶瓷刀開始鋪貨銷售。

  “國內市場沒有什麼需求,大部分人更習慣用鋼刀,還有一些人知道了陶瓷刀,一定要跑到日本去,像買旅遊紀念品一樣帶幾把京瓷生産的陶瓷刀回來用。”陳標是張小泉産品中心副總監,在他的記憶中,引以為傲的産品遇到“中日PK”的場面,並不是第一次。

  “1994年我在服裝剪車間任車間主任,當時全球服裝剪第一品牌是日本的莊三郎,也是我們一直對標的産品。”根據陳標的回憶,從那個時候開始,張小泉上下就一直在著手研究,甚至多次去日本學習論證:我們的産品從硬指標來看與國際頂尖的品牌差距並不明顯,用一半的價格在國內賣,為什麼産品沒人要?

  捨不得用才是好産品

  陳標的辦公室在位於富陽東洲的張小泉工業園裏,只要稍稍打開門或是推開窗,就能聽見樓下生産車間傳來的機械轟鳴。在他案頭,擺著一本張小泉公司董事長張國標先生最近力推的書《工匠精神》,已經反覆讀了兩遍。

  “就以這本書為例。”陳標拿起《工匠精神》揚了揚,又放回桌上,“現在它的封面是用紙做的,如果我們把它換成更適合於做封面的其他新材料,這就是一種創新和技術突破,這種剛性提升代表著製造水準上了一個大臺階,實際上浙江很多企業在這方面走得並不慢。”

  但看著簡單裝幀的一本書,還有許多細節可以發掘。他把書翻開,再翻折回去,“如果我再把印好的書每一條摺線都對得非常直,每一個折疊處至少用人手再刮上3下,讓它看起來非常挺括,這樣的書拿到手裏就能感覺到是好東西。就是這樣細節的差異,是我們製造上缺的很大一塊東西。”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硬指標相似的中國製造,總會輸給日本製造和德國製造。根據陳標的觀察,張小泉現在在消費者的心中是一個用起來還不錯的産品,而德國的刀具品牌雙立人則是一個用起來可以去顯擺的産品,“最好的産品是拿在手里舍不得用,我們要把自己的東西做高一個檔次,從好産品提升到捨不得用的産品,這一步不是不能走,而是走不穩。”

  陳標發現,德國人對産品研究的深入程度,已經到了巨細靡遺的程度。以製作刀具為例,同一把刀在分別切肉和切蔬菜時,使用起來的刀身角度和力道都不同,他們就用多次反覆試驗沉澱出了數據和理論,再把這些理論轉化到産品的研發上,對看似簡單的刀身和刀柄進行設計上的調整。

  再看流水線上的每一個員工,對經過自己那一道工序的品質把控、標準執行,國內企業和日、德製造企業也有差距。“可能量化來看,只是很細微的不同,但這些不同累積起來,就會形成不同的産品氣質。”陳標這樣總結,“最後我們也做出了好産品,但人家做出的是奢侈品。”

  做強做大還是活下去

  過完這個春節,曾經抱怨“市場不成熟,只愛買便宜貨”的製造業終於發現天地換了。中高收入人群逐漸壯大,他們衝出國門搶購日用品,並反過頭來抱怨:為什麼中國製造做不出好東西?

  中國製造真的做不出好東西嗎?

  “我們一直在堅持‘良鋼精作’,並始終朝著奢侈品的方向努力。”説到這裡,陳標信心滿滿。

  工匠精神對陳標來説,是自他1987年進入張小泉以來,就一直感受到的一股“誰比誰好”的風氣。比如做裝配工作的一百來號人,大傢俬底下會暗暗較勁誰的手藝最好,很多左右兩片剪刀放一起,先用肉眼看裝配起來誰跟誰比較合,最後配起來比試誰看得準;3個師傅一起帶徒弟,誰的徒弟手藝最好,對師傅來説也是無尚榮光。

  在那個時代,手藝人代表的是一種絕對權威。雖然這種代代相傳的手藝,已與現代化大生産並不適應,但“良鋼精作”的工匠精神並沒有被時代的洪流所湮沒。隨著廠裏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除了工匠精神的傳承,更多了新的理念和創造。

  “好在精神還在,現在廠裏做的産品品質過不去,廠長也不敢隨便放出去銷售,因為老師傅要罵人的,我想如果不是有這種精神在,張小泉也不會是今天的張小泉,也不可能做出與京瓷媲美的陶瓷刀。”説到這裡,陳標有些無奈,“但事實證明陶瓷刀的銷量與普通鋼刀相比,真是九牛一毛。如果廠裏要靠生産陶瓷刀來養活所有人,目前看來非常困難。沒有市場就沒有效益,先不説會影響工人情緒,單單是産生的庫存問題就著實讓人頭疼。各種壓力之下,這種做精品的路子要堅持下去很不容易,但是必須得走。”

  為什麼百年前就存在的工匠精神還未將張小泉推入奢侈品行列?“我們內部也在討論,做好刀剪這一行的,到底應該是一個多大規模的企業。如何把‘良鋼精作’的祖訓融入到現代化生産上,把工匠精神注入于産品中?日本的街邊小店做出了壽司之神,德國的百年企業並沒有做強做大,而是在努力活得長,那麼做強做大和活得長到底有沒有矛盾?”爆發力和耐力如何平衡,人的技術水準和裝備水準如何平衡,陳標説張小泉到現在還在探討,希望政府和專業研究機構一起來幫助他們,找到對的路。但是,他堅定認為,張小泉“入奢”,這是早晚的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