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造綠色陶瓷的奇跡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本報記者 郭姜寧

  2013年3月,本報曾以《顛覆傳統陶瓷的理念》為題,報道過北流市新高盛陶瓷有限公司。2014年11月28日,恰值該公司投産兩週年,科技日報記者再次來到這裡,他們的發展讓人震驚:

  已建成價值近2億元的兩條全自動化生産線;産量當年5000平米/日,今年20000平米/日,是目前全球産能最大的陶瓷薄板生産基地;産品能耗指標為3.4kgce/m2,遠優於2014年12月1日實施的GB21252-2013《建築衛生陶瓷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7kgce/m2準入值的要求;與兩所理工科大學建立了陶瓷薄型化技術研究與産品開發戰略合作平臺;在廣東佛山建有面積4000多平米的全球行銷中心;産品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認證為綠色建築節能推薦産品;被廣東省建築節能協會認定為首批廣東省建築節能優秀企業;通過了廣西科技廳組織的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評審;自主品牌PORCELA'BOBO陶瓷薄板遍佈全球的100多個銷售網點已成系統,産品遠銷44個國家和地區……

  奇跡是怎麼創造的?

  記者通過採訪當地政府領導、公司高管和客戶、一線職工等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思路:綠色、環保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陶瓷是人類發展進步史上迄今為止、業已證明為最穩定、最安全、最可靠、最經久耐用、應用領域最廣泛、文化歷史最悠久的首選材料。陶瓷本身不污染、綠色環保。然而,傳統的陶瓷生産工藝又是典型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與低效益),古老的陶瓷産業要實現新的騰飛,必須在生産過程的‘綠色、環保’上下工夫!”唐碩度董事長自信堅定地説。

  要實現傳統建築陶瓷綠色環保,就必須在産品的輕、薄上做文章。他告訴記者,從2006年起,BOBO核心團隊就開始探尋有中國特色的建築陶瓷薄板工業化技術道路,2007年、2008年相繼成功對兩條傳統建築陶瓷生産線進行薄型化試驗式改造,完成了薄型化系統方案論證、産品配方篩選、工藝路線設計、核心設備改造和工業級的試産工作。

  通過多年來不懈的借鑒、消化、吸收、嫁接、改造、提升、創新,新高盛公司建立了高品質、低能耗、規模化、可推廣的中國式陶瓷薄板生産基地和專利保護、施工應用、行銷服務等體系;生産的陶瓷薄板只有6張信用卡的厚度,重量只有傳統瓷磚的1/3、石材的1/5,每平方米重量僅12公斤,比傳統瓷磚可節約礦産資源60%以上,電力50%以上,燃料40%以上,減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60%以上。另外,公司正在組織研發厚度僅有3.8mm的項目,已經獲政府立項,單塊産品面積增大36%、産品重量下降至9.5kg/m2、主要指標如吸水率、破壞強度等保持不變或者更強。

  對一個新産品最終的考評是用戶的認可、市場的接受。記者在佛山行銷中心參觀時,巧遇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廣西分院易斌院長。據他介紹,陶瓷薄板擁有幾大特點:薄、大、輕、硬、韌、新、潔、便;産品既節省運輸、倉儲費用,搬運、施工又省時省力;切割時不用動力刀具,用玻璃刀都可以切割,輕鬆一劃就完成,施工現場沒有噪音也無粉塵;舊樓翻新無論上墻鋪地都不用拆除舊基面,直接鋪貼即可,同樣一個翻新工程用傳統瓷磚耗時3個月,用陶瓷薄板最多就30天;他舉例説,有個項目用了陶瓷薄板貼外墻,因為不用做鋼筋龍骨架,完工後算了一筆賬,僅此一項就比用傳統瓷磚或是石材省了一千多萬,省掉了近85%輔材和人工費用。

  當問及市場接受問題,新高盛行銷總經理肖濤介紹:陶瓷薄板能大大提升城市建築品位、檔次及整體形象,同時大幅降低綜合材料成本,在俄羅斯地鐵站、沙特貴賓候機樓和國內諸多省會的近1600個項目得到應用。在北方地區房屋外墻節能保溫裝飾改造中更具獨特優勢,BOBO陶瓷薄板可與聚氨酯等保溫材料複合為一體板,集保溫、隔熱、防水、防潮、裝飾于一體,耐酸雨、抗老化、壽命長、裝飾效果好,可與建築物同壽命。

  路徑:繼承、創新

  陶瓷是國寶,需要繼承發展。然而,在資源逐步匱乏、環境污染嚴重的今天,要使陶瓷産品獲得新的生命力,就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

  與公司高層交流中,深深感到了他們鐵肩擔重任的歷史責任感。副總裁忻勤認為,當前全國各地都在下大力培育與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而所謂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産業。將建築陶瓷磚厚度由“釐米級”降至“毫米級”就是一項重大技術突破,它顛覆的不僅是陶瓷磚,更是一場産業革命。因為無論是其生産製造、倉儲物流、加工施工、還是使用維護和廢棄處置等環節,都是符合節能減排、降耗增效、綠色安全、低碳環保的要求,是一種産品壽命長、社會綜合成本低、性價比高的綠色建材。

  陶瓷薄板産品不僅能廣泛應用於建築內外墻體、地面,更能創新應用於家居環境中,如“桌、椅、板、櫃、門”上;此外,個性化和客制化的藝術陶瓷薄板畫更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忻勤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建築陶瓷1400多家生産企業、4000多條生産線,也僅有四、五家企業能夠生産製造陶瓷薄板産品,因為大多數企業還處在觀望狀態和畏難於技術掌握上,BOBO陶瓷薄板所要進行的就是進行技術與品牌的輸出,為傳統建築陶瓷産業的改造升級貢獻力量。

  令我們高興的是,該公司已經取得了近20項專利,能為不同的應用對象和産品用途提供系統化的綠色建築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使命就是致力於研發、生産高效節能的輕量化、薄型化、功能化陶瓷産品,為改善人居環境以及保護自然環境做貢獻。

  總之,新高盛的創新理念,已經歷史地把他們推到了我國陶瓷薄板領頭羊的地位,他們的發展壯大其社會意義遠遠大於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用唐總的話説:他們不是為了錢而這樣奮鬥。這也是記者連續關注該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

  經驗:遵循、接軌

  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國家推行的綠色發展戰略其本質是以發展綠色經濟為基本內容,以經濟與生態、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新高盛的創新發展經驗,最集中就是兩條:一個是遵循國家産業發展方向和政策;另一條就是與世界接軌。集中一點就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走創新發展之路。

  北流市委書記呂劍楓表示:陶瓷薄型化、輕量化是國家建築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舉措,陶瓷薄板是高新技術開拓型項目,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理應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援。重視傳統陶瓷産業改造升級,加大力度引領和扶持戰略性新興陶瓷産業的發展,是一項利在當代,造福子孫的好事。

  可喜的是,目前在廣東省和廣西北流市等地已著手促進傳統陶瓷産業升級,實施陶瓷薄板産業化的工作。廣西建材工業協會有關專家認為:如果在廣西建立起集群化的、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陶瓷薄板行業航母級企業群,組成陶瓷薄板技術研發、生産製造、産品設計、建設施工和應用開發、售後服務等“一條龍”式的“生産建設兵團”,將會對整個廣西經濟乃至全國、世界陶瓷薄板産業的發展産生非常重大的經濟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新高盛的發展道路,對國內的陶瓷産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