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溝油”變身航油試飛成功

  • 發佈時間:2015-03-23 02:35:01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消息 乘坐國産生物航油飛機21日已經為海航150多名乘客真實體驗。21日上午,由海航副總裁蒲明親自駕駛的海航HU7604航班從上海順利飛至北京,完成我國首次使用生物航油進行的載客商業飛行。與傳統的用石油製造的航空煤油相比,以餐飲廢油為原料的生物航油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和顆粒污染物的排放,一直被視為凈化天空的不二選擇。

  機師稱飛行體驗無差別

  據悉,驅動這架737飛機兩台CFM56-7B發動機的燃料是由50%航空生物燃料與50%傳統石化航油混合而成。

  記者從海航方面了解到,海航此次載客飛行使用的生物航油由中國石化自主研發,是以中石化從中餐館收集的餐飲廢油作為生産原料,在加氫處理後與傳統航油摻混後得到的混合油。該航油已經過民航局嚴格審查,並完成發動機臺架驗證和試飛驗證,獲得了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准書(CTSOA),等同使用符合GB6537-2006標準的3號航煤,在保證飛行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可有效減少碳排放。

  “這次飛行很順利,飛行體驗和以往相比沒有差別。”海航副總裁蒲明對記者表示,海航很榮幸能見證中國民航和環保事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盼降成本實現規模應用

  近年來,“地溝油”煉航油飛上天引發關注,國內多家航空公司一直密切觀望並有意搶飲“頭啖湯”。對航空公司來説,航油成本一直佔到主營業務成本的40%以上。但未來能否全面使用生物航油替代傳統的航空煤油,還要看生物航油實現規模化生産的價格成本。

  中國石化科技部副主任徐惠接受採訪時曾透露,大概3噸多餐飲廢油才能生産1噸生物航煤。以國際標準測算,生物航煤的生産成本是石油航空煤油的2至3倍。

  有航空公司人士表示,如果沒有國家補貼等政策支援,生物航油的價格肯定居高,這會影響航空公司購買的積極性,而且現在生物航油的貨源供應以及相關加油基礎設施等還不成熟,預計到大規模應用還有一段時間。

  可減排五成推廣是必然

  之所以要研發並推廣使用生物航油,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國際趨勢。

  從2012年開始,歐盟啟動EU ETS(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按照這一法案,全球有4000多家航空公司將向歐盟支付碳稅,為超出配額的碳排放量支付購買成本。2011年,中國民航局也出臺了有關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民航單位産出能耗和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22%的目標。

  調查顯示,飛機改用生物航油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80%。而且,生物航油使用的原料包括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海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資源量大而廣,乃是替代傳統石化燃料的重要選擇。

  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告訴記者,下一步中石化將加快推進生物航油的商業化生産。目前我國航空燃料年消費量近2000萬噸,如果生物航油能全面實現商業化生産,將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到2030年全世界的生物航油將達到航油總量的30%。

  鏈 接

  生物航油飛天大事記

  ●2009年,中國石化啟動生物航煤的研發工作,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生物航煤生産技術。

  ●2011年9月,中國石化在下屬鎮海煉化杭州石化生産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業裝置及調和設施,這是亞洲第一套生物航煤工業化生産裝置。

  ●2011年12月,該裝置首次生産出合格生物航煤。

  ●2011年12月5日,中國石化正式向中國民航局提交了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的適航審定申請。

  ●2013年4月24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橋機場由東航成功完成技術試飛。2014年2月12日,中國石化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中國第一張生物航煤適航許可證,可投入商業化應用。

  ●2015年3月21日,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7604航班波音737-800型客機,搭載156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從上海飛至北京,完成1號生物航煤首次商業載客飛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