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市場話語權有待“加碼”

  • 發佈時間:2015-03-23 02:29:33  來源:貴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延用近百年的倫敦黃金定盤價20日迎來重大調整:由第三方機構洲際交易所管理的新機制將由六家銀行基於電子和可交易的拍賣過程産生,每天公佈兩個報價,取代之前的倫敦黃金定盤價。

  倫敦黃金價格一直是現貨市場的風向標,被廣泛應用於生産商、消費者和中央銀行作為中間價。倫敦黃金定價機制的自律管理機構——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20日聲明,LBMA金價將取代傳統的倫敦定盤價,洲際交易所基準管理機構將是新機制的管理人,與之前少數銀行通過電話定價方式不同,新機制的定價是一個基於電子化、可交易的拍賣過程,不過和倫敦定盤價的發佈頻率一樣,新的機制仍是在上午和下午各發佈一次。

  倫敦黃金市場的歷史悠久,在此基礎上産生的定盤價一直是業界普遍接受的價格指標,不僅全球很多金行將此價格作為結算依據,後發展起來的一些衍生品也以此為計價基礎。為此,從管理機構宣佈改革,到確立這一新的機制,時隔半年之久,並較預期計劃推遲,足以顯示出變革的慎重。

  作為全球黃金消費大國,目前中國黃金市場依然是“影子市場”。與此前的市場預期相比,改革後的倫敦新定價機制也未現中資機構的身影。對於交易量、消費量越來越大的中國市場而言,距離黃金定價中心還有多遠?

  目前,中國市場正積極推動定價影響力的提升,包括一系列機構的“走出去”以及海外資金的“引進來”。相關資訊也顯示,此次倫敦黃金定價機制調整前,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均是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會員,中國建設銀行則在2014年年底成為其會員,與此同時,旨在吸引境外機構參與的黃金國際版亦在2014年9月正式啟動。

  “實際上,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價格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影響力,為何依然沒有定價權,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黃金市場專家王其博認為,未來國內黃金市場仍需擴大開放。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則表示,加強黃金市場的定價影響力,還應加強國內黃金市場建設,市場建設並不僅僅是規模做大,還要加強一系列包括産品、制度等的完善,與國際市場接軌。

  此前央行會同海關總署已發佈《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在業界看來,這至少表明未來國內黃金市場發展的透明化和開放性“大方向”,只有透明、開放度高,同時具有健全法律法規及規範運作的市場,才會吸引各方積極參與,從而增強市場價格的代表性和全球影響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