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貿易促進如何著力?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49: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3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對全國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特別是推動文化出口工作作出了全局性部署。今日本版特推出專題,回看一年來我國文化貿易的發展之勢,以期對《意見》的進一步貫徹實施提供借鑒,進而助推我國文化貿易發展。

  去年3月17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

  文化部有關人士在此前召開的發佈會上表示,一年來,對外文化貿易促進工作初見成效,接下來,文化部將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形成以政府宏觀管理、仲介組織服務協調、企業自主經營為特徵的文化貿易運作機制,構建以平臺、基地、渠道網路為支撐的文化貿易促進體系。

  促進工作初見成效

  據介紹,在過去的一年裏,文化部從優化政策環境、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政府間文化産業和文化貿易合作機制、進一步開拓海外文化市場等四個方面,積極落實《意見》精神。

  在優化環境方面,文化部積極參與了《意見》的起草工作,並加入成為商務部牽頭成立的對外文化貿易工作聯繫機製成員單位。機制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工作進入了統籌協調的新階段。

  目前,以演藝、數字內容、學術研究為核心的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也初步建成。這一平臺旨在調動行業協會和相關研究機構力量,為文化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促進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繼續發揮公共服務平臺和先行先試作用,使周邊地區文化資源和海外市場有效對接,以參加展會、舉辦推介會、推動海外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逐步提高中國文化産品、服務和投資的海外市場佔有率。

  據文化部外聯局(港澳臺辦)局長謝金英此前曾透露,根據文化部總體規劃,今後我國將逐步建立一批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圍繞文化産品進出口貿易、文化品牌企業集聚、文化貿易金融政策試驗、文化産品展覽展示推介、文化貿易經營人才培訓等相關業務展開基地建設。

  此外,文化部還與多國政府建立了政府間文化産業和文化貿易合作機制。與南韓、歐盟、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在對口交流、政策互利、資訊共用、産品流通、資本運營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構建文化貿易促進體系

  儘管如此,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文化産品和服務存在同質化、成本高的問題,在國際市場上影響力不夠,品牌建設和推廣亟待加強;二是具有跨國經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文化企業的數量和體量有待擴大,獨具中國特色、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品牌效應的走出去中小文化企業也未形成規模;三是我國文化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和周邊地區,而在非洲、拉美等地區,我國文化産品特別是文化服務的國際市場佔有率還偏低;四是缺少了解國際形勢、諳熟國際市場規律、對國際文化傳播有研究的專門人才和專門隊伍。

  那麼,接下來,應如何繼續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

  在謝金英看來,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構建國際貿易合作體系,建立健全雙邊、多邊政府間文化貿易對話機制,引導行業間、企業間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貿易規則的制定,促進文化貿易發展方式、經營模式與國際接軌;二是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文化廳(局)、駐外文化處(組)及駐外文化中心的作用,強化統籌規劃指導,投資資訊共用、重點項目整合和貿易統計分析職能;三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針對演藝、數字內容、藝術品及授權産品、工藝美術品、文化旅遊、創意設計等文化貿易核心領域,完善學術研究、人力資源、品牌策略、法律援助、資訊服務、投融資等支援機制;四是拓展海內外文化市場戰略佈局,依託國家對外文化基地,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民間資本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持推進海外文化貿易促進中心、境外文化貿易合作區建設運營,內外聯動促進文化貿易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