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亞投行,還不到慶祝的時候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30: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曉岸  責任編輯:孫毅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備進程明顯提速,由中方不同部會和金融機構專業人員組成的小組瘋狂工作著。

  振奮人心的消息接連傳來:繼英國之後,法國、德國、義大利趕在截止申請程式前決定加入意向創始會員國行列,盧森堡也將提出申請。而澳大利亞、南韓、加拿大、瑞士正加緊進行“積極的決策”,將在今後兩周內最終明確意向。

  過半西方七國集團成員不顧美國反對集體“反水”加入亞投行,成了冠蓋歐洲報章的大新聞,很多媒體都在評論“華盛頓的憤怒”,渲染美國國務院一匿名官員抱怨英國事先未與美國商量即自行宣佈加入亞投行的話。事實也許是,儘管心懷不滿,美國並沒有對她的歐洲夥伴加入亞投行予以實質性的阻撓。

  美國官方的表態聲稱,美國並不反對亞投行,也沒有積極阻止盟友加入,只是擔心亞投行不能滿足決策透明和環保標準,可能壓低放貸門檻,因此呼籲盟友慎重決策,在加入之前確定其能夠執行“適當的治理方式”。

  亞投行作為由中國倡議的擬議中的國際金融機構,初衷是補充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不足,著眼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支援。

  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為主要支柱的國際金融體系處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主導下,主要關注金融和資本市場的改革與重建以及全球脫貧,無暇顧及今後十年估值高達8萬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缺口,而這一缺口的事實存在嚴重制約了亞洲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融合。

  以東盟為例,其市場一體化的實施效果不如預期顯著,一些成員國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是重要原因,於是東盟率先提出“互聯互通”概念,而這一構想的實現必須優先解決資金問題。中國在提出亞投行倡議前與東盟方面進行了密切溝通,得到了東盟國家的積極支援,這一倡議既是中國對外戰略主動有為的反映,也是中國與東盟關係發展的重要結晶。類似的情況在其他方向上也在發生。

  亞投行在某種程度上講是被逼出來的。當美國國會傲慢否決20國集團峰會決定擱置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分配投票權以增加新興國家代表性的改革方案之時,當世行、IMF、亞行的官僚低效以及附加苛刻政治條件和強制改革條款的慣常作法令發展中國家忍無可忍時,全球多元治理的大勢註定形成,中國以倡設亞投行等方式“走自己的路”的狀況註定發生,亞投行只不過是其最初的具體實現路徑。

  但這並不是一場義無反顧的“出走”,相反它開啟的是中國以國際化方式融入世界的新階段。

  細心的人可以注意到,西方內部在是否加入亞投行問題上的分歧或者差異主要存在於兩個層面。一是在決策國家的經濟和外交部門之間。前者更看重亞投行對國際金融運作的補充作用和與中國加強協調合作的市場前景,重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亞投行的必然聯繫,樂見亞投行解決全球投資需求併為本國企業創造新機會;後者則更多考慮中國主導亞投行的可能性和決策國陷入中美戰略競爭夾縫的尷尬,態度相對謹慎。

  二是在美國和其西方盟友之間。前者更多擔心亞投行挑戰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對世界銀行形成直接競爭,憂懼中國改寫遊戲規則;後者雖然與前者有著同樣的憂慮,但更傾向於進入其中對它的決策和規則制訂施加直接影響而不是硬性阻撓亞投行的誕生。

  在這樣的分歧之下,西方國家對亞投行心態複雜,決策兩難,最終陣營分裂、各行其是有一定必然性。這種分裂反映出美國與盟友利益差別不斷擴大,壟斷全球金融市場主導權的難度日益上升,印證了在全球權力轉移的緩慢過程中,處於中間地帶的國家多數不會選擇“一棵樹上吊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又何嘗不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盟友進入“董事會”稀釋中國的“主導權”樂觀其成?也正因為此,歐洲有評論指,英國等國加入亞投行的決策雖然拆了美國的臺,使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輸掉一局”,但事實上的後果未必全然對美國不利。

  在亞投行已經擴充的33個創始成員國隊伍中,西方發達國家目前佔約六分之一。雖然中國的初始金出資比例高達50%,將來肯定擁有壓倒性的發言權,但不會也不可能把亞投行變成自己的“私家花園”。亞投行中的西方國家隊伍不會止于法、德、意,下一個很可能是澳大利亞。事實上,據澳大利亞學者的觀察,在澳國內主張加入亞投行的聲音已完全壓倒反對者。

  全球權力轉移轉移將是個長期、複雜的過程,美國盟友紛紛加入亞投行並不能構成轉折性的意義。對於仍處在興奮與喜悅的中國媒體來説,無視國際金融機構的運作規律,自顧自地宣佈 “中國的歷史性勝利”將是可笑的。

  目前的有利態勢應引發中國更多的冷靜、深入思考。國際秩序需要有序變革,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發揮重要的聚合甚至領導作用投下信任票,中國擔得起這份信任嗎?國際秩序變革需要在現行體系大框架下運作,中國能嫺熟駕馭國際市場的通行方式,改革成果積累足以支撐實質性國際金融機構領導者所需的儲備和資源嗎?最重要的是,中國能夠在運作亞投行的過程中確保真正的公平、透明、互利、廉潔、高效,做到合理評估放貸風險而不被政治衝動和某些人“公器私用”的衝動所干擾,開創一套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新標準嗎?

  亞投行成功建立的前景已不容質疑,但其運作起來才面臨真正挑戰,困難可能要比想像得還要大。遠還不到慶祝的時候,中國財政部官員對英國加入亞投行事的冷靜低調回應説明瞭這一點。正如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在最近一次訪談中所説的,中國參與,新興大國群體參與,勢必給世界帶來一種多元治理模式,這種治理模式與霸權治理或者壟斷治理有著根本不同,它包括了多樣性、包容性和互補性這三個基本要素。不過目前,新的治理模式還更多是一種規劃和願景,有待實踐檢驗。

  美國對亞投行的真實態度其實是不反對、不參與,但她勢必加緊推進其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以期在新時期爭奪規則制訂主導權的競爭中扳回一局。但對中美正在進行的這場競爭來説,實質是在更為廣闊的全球舞台中重新安排債權國與債務國的關係,耗時可能長達30至50年時間,這期間必須加強溝通和協調,而不是相互推向進一步的對立----要知道,經濟關係往往能夠決定戰略關係。(曉岸)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