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亞投行創立大事記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在先後出訪東南亞時提出了籌建亞投行的倡議,得到廣泛支援,許多國家反響積極。

    2014年1月,中國與十多個有興趣的亞洲國家舉行了籌建亞投行的首次多邊磋商會議。隨後又開展了多輪會議,各意向創始國就備忘錄達成共識。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15年3月,英國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的確認函。隨後引發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和盧森堡緊隨申請加入。

亞投行創始成員申請截止 首任行長或是中國人

   如果從之前的報道去説,“亞投行”可能中國要佔股近50%左右,那麼首任的行長是不是理論上應該是中國人?國務院參事湯敏表示,從理論上應該是。[詳細]

朋友圈人氣火爆 意向創始國增至46個

   3月31日,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期畫上句號。截至31日18時,提出申請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已達46個,其中30國已成為正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詳細]

什麼是亞投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股本結構

    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初始階段資本將達500億美元。亞洲國家佔股將達約75%,非亞洲國家約佔25%,中國出資額可最高達50%。

投資方向

    包括能源、電力、公路、交通、農村電網、農業水利設施等領域,還包括其他生産性的投資。

運營原則

    以商業原則運作,投資項目須有一定回報,無軟貸款、優惠貸款。

創始成員國擴容時間表

加入時間 意向創始成員國 累計
2014年10月24日 孟加拉國、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哈薩克、科威特、寮國、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和越南 21
2014年11月25日 印度尼西亞 22
2014年12月31日 馬爾地夫 23
2015年1月4日 紐西蘭 24
2015年1月13日 沙烏地阿拉伯、塔吉克斯 26
2015年2月9日 約旦 27
2015年3月12日 英國 28
2015年3月17日 法國、德國、義大利(待審階段) 31
2015年3月18日 盧森堡 32
2015年3月20日 瑞士 33
2015年3月26日 土耳其(待審階段) 34
2015年3月27日 南韓、奧地利(待審階段) 36
2015年3月28日 巴西、荷蘭、喬治亞(待審階段) 39
2015年3月29日 澳大利亞、丹麥(待審階段) 41
2015年3月30日 俄羅斯、芬蘭、埃及(待審階段) 44
2015年3月31日 吉爾吉斯斯坦、瑞典、冰島、瑞士(待審階段) 48
備註:2015年3月31日為接收新意向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日期

亞投行如何發揮作用?

    目前,亞洲多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階段,對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需求大,但供給嚴重不足,面臨資金短缺、技術和經驗缺乏的困境。

    據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10年-2020年,亞洲各經濟體的基礎設施要想達到世界平均水準,內部基礎設施投資需8萬億美元,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另需3000億美元,融資缺口巨大。 [詳細]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東南亞等國家時,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即“一帶一路”。整體框架包括圍繞陸權與海權建設,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等,形成互聯互通的亞洲經濟體系。[詳細]

    專家指出,亞投行成立後將首先著眼于建設一條“新絲綢之路”。亞投行資金將高度覆蓋相關經濟體,而這一規劃也有望獲得實質推進。[詳細]

一、促進亞洲各國加深合作 緩解地緣政治緊張

亞投行可發揮促進亞洲各國加深合作的建設性作用,有利於加強亞洲國家之間的利益紐帶,緩解當前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地緣政治緊張的壓力。對於中國而言,這有利於促進東海、南海資源共同開發。 [詳細]

二、發揮經濟金融領域橋梁紐帶作用

亞投行可發揮經濟金融領域橋梁紐帶作用,有利於加強投融資提供國與投資目的國的政治與經貿聯繫。中國可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同合作,通過財政出資,在亞投行內設立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援助基金、中國基礎設施技術投資援助基金和中國特別基金等規模、用途不同的各類基金,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支援。 [詳細]

三、加強亞洲各國基礎設施間互聯互通

亞投行可發揮多邊區域性金融機構的投融資作用,有利於加強亞洲各國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亞投行能夠破解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的問題,為各國企業和相關機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優惠貸款,降低運營成本。 [詳細]

四、提高各國企業全球范合理高效配置資源

亞投行可發揮促進各國企業對外投資中的帶動作用,利於提高各國企業在全球合理高效配置資源。亞投行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中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有助於實現以資本輸出帶動商品和勞務輸出,拓展我國企業的海外市場。 [詳細]

五、實現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平衡性與可持續性

亞投行可發揮促進産業轉移和升級的連接作用,有助於實現地區內經濟發展的平衡性與可持續性問題。目前,中國正處於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關鍵時期,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亞投行的設立可幫助國企業“走出去”,緩解相關産業和企業的産能過剩壓力,並藉此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各類資源並實現産業結構優化。 [詳細]

六、助推一國貨幣國際化 人民幣受益大

亞投行可發揮助推一國貨幣國際化的作用,特別是有助於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和貨幣互換的規模,幫助人民幣最終實現國際化。 在亞投行的資本構成中,人民幣應是重要組成部分,這就便於使用人民幣對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進行貸款和投資,將增大人民幣跨境存款的規模,增加離岸人民幣的供應。[詳細]

七、有助於培養國際高級金融人才

亞投行可發揮智力密集的優勢和巨大的聚集輻射作用,有助於培養國際高級金融人才,並在形成高端和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諮詢平臺。亞投行的運作和發展需要大量的高級金融人才,同時吸引國際高級金融人才加入。 [詳細]

亞投行背後的中美博弈

亞行-美日主導 歷任行長均為日本人

    亞洲開發銀行成立於1966年,總部在菲律賓馬尼拉,宗旨是幫助發展中成員減少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從功能定位上,亞投行與亞行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但亞行是由日本和美國主導成立的,他們是最大的股東。而在其成立20年後,中國才加入。[詳細]

世行-被美國實際控制 行長基本是美國人

    世界銀行成立於1945年,初期是為了恢復二戰後西歐國家經濟,後期主要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金融和技術援助。向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同時向受貸國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減少貪污或建立民主等。

    美國認購的股份最多,佔總投票數17.3%。因此世界銀行最大的股東是美國,緊隨其後是日本。世界銀行的行長一般由美國總統提名,一般都是美國人。[詳細]

美、日兩國強烈反對其他國家加入亞投行

亞投行的成立,意味著中國將掌握話語權,打破由美國控制的國際金融體系。

據外國媒體報道,美國一直在阻撓其他國家加入亞投行。美國國務卿曾對南韓外長説,不要急於加入中國領導的銀行。同時也對澳大利亞和一些亞洲國家施壓。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去年9月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時,指出亞投行的審查體制從國際規則來看並不完善,呼籲印度打消參加的想法。 [詳細]

英國引發“蝴蝶效應” 超半數G7國宣佈加入

繼英國3月12日申請加入亞投行後,法國、德國、義大利17日也宣佈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20日,瑞士和盧森堡也加入其中。作為美國盟友的澳大利亞、南韓考慮的結果如今備受國際社會矚目。 [詳細]

中國:亞投行與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非競爭關係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部長表示,亞投行由於定位和業務重點不同,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而非競爭關係。

在亞投行籌建以及未來運作中,中方都將積極推動亞投行與世行、亞行等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知識共用、能力建設、人員交流、融資等方面開展合作。 [詳細]

外媒聲音

美媒:英國加入亞投行預示美衰落

    美媒稱,英國決定加入亞投行就是這樣的一個事件。或許它預示著美國世紀的結束和亞洲世紀的到來。[詳細]

英媒:美應積極加入亞投行

   英國《金融時報》稱,面對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投行,美國應該積極回應並嘗試加入,而不是採取試圖阻撓中國、遊説盟友不要加入的虛偽做法。[詳細]

法媒:擴容成功提升中國金融主導地位

    法國《歐洲時報》日前評論稱,無論是論GDP還是論金融實力,中國都遠勝除美國以外的任何西方國家。中國在這家新銀行中的地位不可動搖。[詳細]

德媒:21世紀的權力正在向中國推移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稱,美國竭盡全力阻止盟友加盟亞投行,但還是失敗了。根據目前形勢,還會有更多國家加盟亞投行,美國阻止不了。21世紀的權力正在向中國推移。[詳細]

澳媒:阻礙IMF和世行改革令美被超越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認為,美國錯得不輕。現存的佈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就建立了,全世界都同意IMF和世行該改革,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也配得上更大話語權。 [詳細]

俄媒:美或改立場為衝擊中國加入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報道,InvestProfit公司投資戰略分析師表示,在不遠的將來美國或會重新審視其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立場,並加入其中。[詳細]

日媒:美國是時候後退一步了

    日媒稱,華盛頓重點關注的應是通過轉向或再平衡推進美國的理想和制度,而不是阻撓中國的計劃。反對亞投行已成為挂在華盛頓脖子上的一塊磨石。 [詳細]

韓媒:南韓不加入或錯失經濟機會

    南韓中央日報稱,對於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要從經濟角度而不是政治角度來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加入的氛圍,抓住機會,加入亞投行即是開始。[詳細]

出品:中國網財經中心 策劃製作:孫毅 日期:2015年3月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