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笨賊”可笑嗎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31:3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期主持:陳昆

  電影《兩桿大煙槍》中有一段經典臺詞:“讓我們區分買家和光看不買的人,有需要和貪婪的人,信任我和不相信我的人,如果你看不出這些東西的價值,那你今天就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來偷東西的。”濃郁的英式黑色幽默,試圖讓盜竊行為變得更文藝。我理解的意思是,偷東西也得識貨,否則就是做賊也是個笨賊。

  前兩天,北京王府井發生搶劫事件,一蒙面男闖入卡地亞商鋪,搶劫11塊手錶後攔截一輛計程車逃跑,搶劫物品價值約300萬元。20分鐘後,民警在距案發地2公里處將嫌疑人抓獲。該事件引發眾多關注,有人指出:“王府井有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好出手還保值。卡地亞是晚宴表,別看鑲了寶石,但不好出手啊!”可見該劫匪並不識貨。

  而選擇在晚高峰的王府井打劫,更加讓人為他的智商著急。搶了計程車,半個小時才走2公里,就算徒步慢跑,這麼久也能跑上4公里吧。可見,他此次出手的行為,必定遭到同行恥笑。郭德綱的相聲早就説過一個段子,搶銀行的,搶完出去就趕上晚高峰,半小時後警察來了,搶劫犯還沒動地方。這個事情告訴我們,無論你是做哪一行的,平時都要注意多聽相聲。

  相比之下,近日前往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進行盜竊的盜匪就專業很多。據報道,盜匪在清晨6時潛入館內,逗留不足7分鐘後逃走。盜寶者似乎很有把握也很決斷,其作案手法非常專業。在15件被盜的展品中,包括清朝乾隆年間“景泰藍鑲嵌瓷瓶”和“琺瑯麒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琺瑯麒麟原本有一對,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各搶走一隻。“鎮館之寶”是中國文物,腦洞自動補上大片畫面,只聽“duang”的一聲,國寶就不見啦!當強盜遇見賊……但俗話説,“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聰明的狐狸,最後仍躲不過好獵手。

  偷盜、搶劫這樣的行為屬於大是大非的問題,是犯罪。無論犯罪者多麼聰明,如何狡猾,無論是不是會遇著堵車,是不是選擇繁華地段,幹了壞事總是跑不掉的。所以別琢磨犯罪之後怎麼跑的事兒了,事前就不能動這種歪腦筋!

  我們身邊發生搶劫的事兒,本來並沒有什麼太多值得説。王府井搶劫案的犯罪嫌疑人實施搶劫的理由是所謂的“生活所迫”。可我們還是要發問:為何我們看到的偷盜、搶劫犯罪實施者往往是手腳俱全的健康人?用句大白話説:“幹點兒什麼不好?”這年頭,怎麼也不至於吃不上飯,穿不上衣。誰想獲取幸福的生活都要依靠勞動,用一句“生活所迫”來解釋犯罪行為,沒戲!

  人的世界觀出了問題,不僅沒有了法律觀念,還會為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找出各種理由進行辯解。看到這些辯解,有時會覺得他們很聰明,有時又覺得他們很笨——無論怎樣,愚笨也好,聰明也罷,只要把心思用到錯誤的地方,就不能幫助自己逃脫法律的制裁,還給大家徒增許多笑料。其實,無論是“笨賊的故事”,還是“聰明賊的故事”,都不好笑。一句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