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如何“奔跑”?

  • 發佈時間:2015-03-19 21:29: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到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

  新華社深圳3月18日新媒體專電 “中國製造”正走到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在以提升製造業智慧化水準為宗旨的“工業4.0”時代,“中國製造”如何加速奔跑備受外界矚目。

  ●“中國製造”不會落伍

  近來,關於“中國製造”遭遇挫折的傳言甚囂塵上,一些市場觀點將部分外資企業調整在華産業佈局、部分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等現象聯繫起來,認為“中國製造”將喪失競爭力。事實究竟如何?

  “在我們看來,‘中國製造’仍然是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最好的融合點。這不是説工業4.0時代全球市場都要依靠中國,而是説明正在轉變中的‘中國製造’不會落伍。我們有能力和全球市場尋求並保持一致的發展方向。”中國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龐勝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汽車靠近25釐米就能無線充電、地空寬頻可讓萬米高空實現辦公炒股……此間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資訊及通信博覽會上,中興通訊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技術方案,吸引了眾多國際客商的目光。

  事實上,中國工業化進程正在嘗試彎道超車,從2.0邁向4.0的過程中必然面臨諸多挑戰。但“中國製造”依然是全球工業領域的發展生力軍。

  以標誌性漢諾威展為例,來自於中國大陸的企業超過600家,成為本屆展覽最大亮點。中興通訊、華為、阿里巴巴、小米等創新企業群體的集中發力,體現了中國向全球展示自身在數字技術領域和工業資訊化改造方面的最新成果。

  近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製造”點讚,並認為儘管經濟增速降低,但中國製造業仍有很大優勢,而亞洲在製造業方面的主導地位將會持續。

  當美國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啟動“工業4.0”高科技戰略計劃,中國也提出包括“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産業發展新方向,目標是實現資訊化和工業化結合,力爭到2025年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

  龐勝清説:“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希望未來5到10年能夠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理念,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成熟産品和解決方案。”

  據介紹,中興通訊橫跨政府公共服務以及能源、交通、醫療、金融、網際網路等諸多行業。海外市場正成為這家知名通信方案供應商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這只是中國企業追蹤全球産業熱點和技術高點的一個縮影。

  ●商業模式變化同樣重要

  全球知名科技應用機構、德國工業和資訊化企業Fraunhofer ESK商業部門經理米克·海德里奇認為,工業4.0時代選擇和中國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已經是德國企業必然的選擇。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依託過去的科技積累和創新突破,中國企業特別擅長用資訊化技術將孤島一樣的機械設備連接起來,這是全球市場最需要的能力,而我們也希望借助和中國企業的合作,進入活力十足的中國市場。”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製造”的創新之路並不僅停留在技術領域。對於相當數量的中國工業企業而言,商業模式的變化與發展同樣重要。

  中興通訊海外渠道拓展部部長李振剛説,截至2014年底,中興已與海外超過500家渠道商建立合作關係,預計今年這一數量將超過1000家。

  “我們不僅出售在中國生産的工業製成品,我們還有能力與當地合作夥伴一起,為全球不同地區量身定做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這在以前很難做到。”他説。

  與這一變化相適應的,還有“中國製造”的另一個重大轉變——從全球工業品的廉價勞動力供應地向全球智力人才利用地轉變。

  龐勝清説,在2014年收購一家德國本土科技企業的技術團隊後,由於市場需求廣泛、團隊合作密切,這支隊伍已從最初800多人擴充到1000人以上,成為中興參與全球競爭的有力“智力武器”。

  “頂層設計能力、技術落地模組以及整合生産夥伴能力,現階段的‘中國製造’兼備這三方面能力。我們的使命就是把這種獨特的聚合優勢發揮出來。”龐勝清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