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的返鄉筆記

  • 發佈時間:2015-03-18 05:32: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子車子越來越多,它們象徵成功

  我老家在中部省份的一個偏遠小鎮,過去國道省道都不經過,上世紀90年代末交通狀況慢慢好起來。

  鎮上的常住人口越來越少,但房子卻在爆炸式的增長。房子越蓋越多,中式的、歐式的,各種樣式爭奇鬥艷;房子越蓋越高,平均樓高已經向五層看齊。只是在平常,走過一條條街道,不是整棟樓沒有燈亮,就是最多二樓亮燈。在鎮上蓋一棟樓房是被附近農村的老人看做是一種榮耀和成功的象徵,儘管一年裏幾乎無人居住。

  車子則是從2000年開始,變魔術式的冒了出來。一到春節,鎮上就像開了轎車“萬國博覽會”,各種品牌的車子,從賓士、寶馬到桑塔納,無論多遠都要開回家,無聲地向四鄰八鄉的人昭告,車子的主人榮歸故里,因此全國各個省市的車牌都能在鎮上看到。路越來越寬,越來越好,從省城到小鎮走高速公路不到一個小時。一到過年,鎮上一定會出現大城市才有的堵車現象,車子實在是氾濫成災。春節前的一天,我在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一輛賓士車緩緩停在路邊,從後排下來兩個老人,穿著雨靴,上面泥跡斑斑,他們顯然是剛剛做完農活來鎮上購物的。盛瑋

  物質上豐富了,可是精神依舊貧瘠

  今年春節,我跟隨父母回到老家——一個東部沿海小漁村,對老家農村有了新的感受。與我兩年前回老家時相比,老家鄉村的交通更便捷了,新增設的公交車幾乎可以開進每一個村子;老家的鄉村旅遊更發達了,經營漁家樂的農民越來越多;買車蓋樓的農民更多了,縣城每平方米的房價也超過了萬元。變化可謂日新月異,鄉村的繁榮似乎指日可待。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家鄉村的確沒有變壞,天還是那片藍天,海還是那片東海。然而,與城市相比,這裡的許多資源依然匱乏。老家的人一旦生病寧願漂洋過海坐船到上海等號看病,也不肯到老家的縣城醫院去求醫。在教育方面,有錢的村民,也往往是把孩子送往上海、杭州或者舟山市區,去接受更為優質的教育。另外,在發展的過程中,縣城不能給畢業的年輕人提供合適的專業崗位,這裡的年輕人除了考公務員,似乎別無去處,因此願意回來工作的人很少。

  文化的貧瘠大概是老家最大的問題,這當然不是指鄉村文化。比我小5歲的表弟告訴我,老家的年輕人每天下班後基本都是圍在一起打麻將,偶爾有新電影上線,他們也會去看看電影。“不管好片爛片,我幾乎都看,沒得選。”吳佩

  農村用網銀不是新鮮事

  以前説城鄉差別就體現在公共服務設施上,城市裏居民購物、生活更加方便,而農村要辦一回郵政、金融業務總要去趟縣城,但這兩年我回家發現,農村在公共服務方面,已經和城市差不多了。

  外公以往存取錢都要去鎮上的銀行,來去騎自行車要將近一個小時。農村商業銀行開展了村村通工程,在全區的各個村設置了助農取款服務點,村民可以到村裏的小賣部存取錢。外公説要為我演示一遍,他帶我去村裏的小賣部,把農村商業銀行卡遞給了小賣部老闆,要求取100元。老闆在pos機上一刷,把100元遞給了外公,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外公説現在買袋鹽順便就把養老金取了,再也不要走好幾公里路去鎮上的銀行排長隊了。取款更方便了,而網上銀行也已經不是新鮮事。表弟常年在外打工,每個月直接通過農村商業銀行網上銀行把錢轉給家裏,省了不少手續費。

  很多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正日益滲透進農村,城鄉差別在表面上看是越來越小了。

  居立

  淘寶小店是一些農村青年創業的起點

  我的老家在浙江,在別人看來,沿海發達省份吧,但其實省內的差距很大的,靠近沿海、港口的地方,經濟發展的條件自然比接近內陸的要好,靠近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的,自然也會比山區的村莊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老家給我的感覺就是人少,青壯年、有點本事的都到外面闖蕩做生意了,老人留在家裏,整個村子就是比較安靜,能聽到偶爾的雞叫,但也算不上蕭條。在外面賺了錢的,會把錢拿出來回老家蓋房子,一棟一院的,門都修的像衙門,鐵將軍把手,感覺冷冰冰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人氣,而那些家裏沒有出外賺錢的,土坯房挨著別人的小洋樓,感覺挺可憐的。我們這裡不算富、不算窮,只能説大家貧富差距比較大。

  不過這幾年我回家也發現了一些新變化,我們江浙“淘寶村”比較流行,有的家庭自己經營著手工作坊,一般是些襪子、紐扣等生活小物件,放在網上賣,也發往義烏,也有一些是賣綠色、有機蔬菜等等。有在外面讀完大學的年輕人回村創業,一家人就從一個淘寶小店開始,這些年輕人不願承受大城市的工作壓力、高房價和空氣污染,覺得回鄉創業也挺好的。但這種現象是少數,畢竟多數年輕人還是希望去城市尋找機會。張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