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代表委員裏的“新人”與“老兵”

  • 發佈時間:2015-03-18 01:32: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會帷幕剛剛落下,那些或振奮人心、或發人深思的建議提案從各個角度牽動著國人的注意力,而那些出鏡率高的代表委員,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媒體眼中的“熟客”。在兩會熱度還未消退之際,我們將目光放在了幾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參會者身上,看看聲音背後的他們。

   “新人”的第一份履職建議

  “這是我當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第一份履職建議。”一見面,巨曉林就拿出幾頁紙興奮地説。

  巨曉林現在是中國中鐵電氣化局一公司的高級技師,就在幾年前,他還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去年12月底,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補選巨曉林為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這七八天是我這輩子最忙的幾天。從3月3日到駐地報到後,除了開會,就是讀各種報告和説明材料。”他説。

  從25歲被中鐵電氣化局在老家陜西岐山縣招工後,巨曉林在崗位上一幹就是28年。雖然身高只有1.62米,但在鐵路電氣化這個行當裏,卻被稱為“小巨人”:20多年來,只有高中學歷的巨曉林共寫下了80多本、數十萬字的工作筆記,創新了85項施工方法,創造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他主編的《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已經成為工具書,填補了國內鐵路接觸網施工技能培訓教材的空白。

  這麼能鑽研的“小巨人”,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後還是覺得有點“力不從心”。

  “當上全國人大代表,我更認識到自己的文化水準低,要趕緊補課。財政預算報告我到現在還沒看完,大會上發的七八本閱讀材料,我才讀到第五本。”巨曉林説起這事有點不好意思。

  記者問他怎麼讀得這麼慢。他説:“這些報告和材料我都是逐字逐句讀的,好多東西,像預算報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都很專業,凡是有搞不懂的詞我就要上網查。發下報告後的這幾天,我每天要讀到淩晨2點,第二天早上5點多起來接著邊看邊查。”

  除了要儘快閱讀大會發的各種報告和材料,巨曉林每天還要準備第二天的發言。雖然他不可能每天都在團組討論上輪到機會發言,但還是精心準備。

  “北京團的第一天討論我本來準備好了發言材料,但聽了一下其他代表的發言,覺得還是他們水準高,看問題看得透,我還得回去再整理補充一下。”他説。

  晚上回到房間,巨曉林結合政府工作報告,連夜修改、補充他向大會提交的第一份建議《適應依法治國,加強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鄉背井進入城市,成為推動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群體。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既是適應依法治國的需要,也是廣大農民工的迫切願望。”巨曉林在建議中寫道。

  巨曉林現在已經成為外來務工人員中的傑出代表,不僅被選為中共十八大代表,還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但在骨子裏,他還是一名農民工。妻子還在岐山縣,兒子在縣城裏一家汽車修理鋪當噴漆工。吃一碗臊子面,要比在賓館裏吃自助餐舒坦得多。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一份建議,巨曉林提到,加強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必須多管齊下: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農民工權益的法律體系,針對農民工的職業特點,建立農民工的分層保障體系;切實促進用工和執法單位依法辦事,落實農民工同工同酬、社會保障、勞動保護等規範;有關部門定期為農民工開展法律諮詢等活動。

  “雖然我前兩年已經被單位聘為正式職工,但我當了20多年的農民工,深知農民工想要什麼。”巨曉林説。

  “老兵”8年30余提案直諫改革

  “中國下一個六年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是實現從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轉變,我建議將服務業佔比納入‘十三五’規劃的約束性目標。”全國兩會上,年過六旬的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每次都會向圍堵他的國內外記者詳細介紹自己的提案。

  針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去年遲福林赴湖北、甘肅進行了一系列調研。之後,他提出實現向服務業主導轉型,不僅可以消化當前全面過剩的産能,還可有效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服務型消費需求,在結構升級的基礎上形成我國6%-7%的經濟增長新常態。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是政協隊伍中的“老兵”,曾兩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今年,他帶來5份提案、3份發言材料,其中兩份提案是調研之後形成的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建議。小組討論會上,遲福林作了充滿激情的發言:“我國正處於走向服務業大國的歷史節點,把握增長、轉型與改革的主動權,關鍵是謀劃、把握好‘十三五’在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升級上取得決定性成果。”會後,一些參會者還找到遲福林進一步交流看法。

  服務業是遲福林近年來通過政協向國家諫言的相關改革內容之一。在過去8年的“委員生涯”中,遲福林提交了30余份提案諫言改革,內容涉及農民土地權、政府改革、法治市場經濟等一系列國計民生問題。

  去年,國家發改委等六個部門就遲福林關於中央支援海南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提案進行了長篇回復。“這是一個非常詳細的答覆,相關部門意見和落實情況反饋得十分具體。”遲福林説。

  這一提案引起了海南省的高度重視,成為推動海南出臺“負面清單”加快現代服務業擴大開放的重要參考文件。

  “作為智庫專家,我非常慶倖能夠將平時的研究成果形成提案和大會發言,在一年一度的政協會議上集中反應,並通過這個平臺來推動政府科學決策。”遲福林説,政協會議上提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僅觸動他思考,還成為他日後調研的重要內容。

  由於性格直爽,敢於就改革問題“開炮”,遲福林每年都是兩會上媒體追逐的熱點對象之一。會前研究材料,會上準備發言,有時接受採訪連飯都吃不上,遲福林也調侃自己:“雖然是第八次參會,感覺自己還是蠻拼的,勁頭還是蠻足的。”

  從事改革研究30年的遲福林,既是改革的推動者,也是“自己改自己”的實踐者。上世紀80年代,他投身改革洪流,此後參與了海南建省籌備工作。在擔任中改院負責人後,為了保持研究的獨立性,他還親自操刀研究院從事業單位向自負盈虧智庫的轉制。

  “伴隨著全面改革大趨勢的形成,民間智庫的發展條件和機遇都比以往好,未來發揮作用的空間更大。”遲福林説,當前公眾對民間智庫的聲音越來越關注,如何進一步提升研究院的研究水準,培養中青年改革研究人才,是他目前感受到的一個最大壓力。

  遲福林説,自己沒有硬性的退休年齡,“儘管我已是‘60後’,調查研究還可以做下去,還可以繼續為改革獻言。”

   “學霸”不解數學題關注留守兒童

  “當委員、搞調研,就好像解數學題,層層剝繭才會發現問題的本質。”郭晉雲這樣形象地向記者比喻。

  郭晉雲是個數學“學霸”。他長期從事代數學研究及數學專業課程教學,在國內最早從事代數表示論研究,還是國內最早從事霍爾代數研究的學者之一。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以來,郭晉雲的每次調研、寫提案,就像解一道數學題:發現問題時通過認真觀察、層層推理,把蒐集到的情況、數據進行聯繫、類比,然後逐項求證,最終獲得最科學的答案。通過努力,他將大家關心的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層層剝繭”,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和履職風格。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他關注的重點。他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不好,這個問題引起了他的重視。在業餘時間,他深入全省各地農村,走訪了上百名留守兒童。細緻的走訪讓他感受到:父母不在身邊,沒人監督,只是農村留守兒童學習不好的表像,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又走訪了留守兒童的學校、相關教育部門,查閱了國內外關於兒童教育的資料,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細緻研究,並逐步求解。

  這些年,郭晉雲關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今年兩會上,他涉及的內容已經觸及加強偏遠地區土地流轉工作、建立國家和省級災難心理衛生服務系統等問題,不少意見建議受到媒體關注。

  (據新華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