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捅破P2P貸款騙術

  • 發佈時間:2015-03-18 00:31:2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警惕以"秒標"招攬人氣的平臺■警惕團隊金融背景不強的平臺■警惕年化收益率超過24%的平臺

  ■警惕有自融嫌疑的平臺■警惕超短期項目過多的平臺■警惕單個項目融資金額巨大的平臺■警惕剛上線平臺

  線上金融平臺融360日前正式對外推出一個名為《金融防騙手冊》的類似"字典"的金融騙術案例庫

  線上金融平臺融360的調研發現,71.5%的受調研網友收到過各種詐騙短信,49%網友表示曾遭遇理財産品虛假宣傳,64%網友在辦理房貸過程中曾遭遇“忽悠”。融360日前正式對外推出一個名為《金融防騙手冊》的類似“字典”的金融騙術案例庫。該手冊從上千個真實案例中歸類、總結出33個典型案例,幫助消費者一眼識別存款、理財、信用卡、貸款産品等領域的騙術。

  金融詐騙四趨勢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專家徐瑾指出,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支付的線上化,金融消費領域的騙術呈現出四個演變趨勢:

  1.從線下延伸到線上。以往不法分子主要通過短信、電話實施詐騙,如今金融詐騙的渠道開始“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

  2.被詐騙人群年輕化,被騙人群擴大。原來的被騙人群集中在年齡大的中老年人,現在,習慣上網的年輕人群也成了被騙對象。

  3.呈現“技術化、移動化”趨勢。例如偽裝銀行網站、400客服電話等,二維碼、各種APP、快捷支付、“免費WIFI”等新技術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讓人們防不勝防。

  4.詐騙流程更短、更快。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用戶體驗極便捷的同時,同時讓被騙人群思考的時間變少了,導致不法分子批量行騙的“效率”更高了。

  一面是金融消費詐騙的花樣翻新,一面是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還很淡薄。在遭遇到各種金融欺詐之後,多達52.7%的用戶則選擇“自認倒楣”。只有47%的網友想到維權,包括想找企業官方求證或投訴的佔27%,想爆料到媒體或社交平臺的佔12%,想要投訴到監管機構的佔8%,而其中真正能夠將維權付諸行動僅僅只有7%。另外在融360的調查中發現,六成用戶自認為“金融防騙水準差,容易被騙”。

  如此之高的用戶比例沒有任何維權行動,融360首席專家徐瑾分析認為,這和維權意識極其薄弱,維權知識和手段缺乏有關,同時也和現有維權途徑流程繁瑣有關,用戶一般怕麻煩而放棄。她認為,避免損失從“防騙”開始。

  七招應對P2P網貸跑路

  融360針對P2P網貸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問題平臺共計56家,環比1月份減少1家,其中北京網貸平臺天成投資于上線當月跑路。

  2014年第四季度國內網貸平臺“跑路潮”爆發高峰,當月問題平臺數為90家,達到全年最高值。進入2015年,問題平臺數量增勢稍有放緩,但嚴重程度仍不可小覷。

  2月重大的問題平臺是上線運營4年多的盛融線上,2月9日,盛融線上在官網發佈限制提現公告,稱“由於近期新系統上線,並集中出現較多展期,且年關大量提現,造成資金緊張”。據統計,截至出事之日盛融線上有近9億待收餘額,近一個月內每日到期款還款在2000萬元左右。

  2月問題平臺事件類型主要集中在跑路、提現困難及停業三大方面。受去年12月“跑路潮”影響,大量網貸平臺出現提現困難的情況,進入2月本就陷入兌付危機的平臺,因經營管理不善,資金鏈中斷,大多會選擇“一跑了之”。

  一般問題網貸平臺帶有以下普遍性:平臺上線不久、高收益、有自融嫌疑、超短期項目較多(一個月以內)、單個項目融資金額過大、提供虛假背景等。

  因此,融360理財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在選擇P2P平臺的時候應掌握如下原則:

  1.警惕年化收益率超過24%的平臺。一些新上線的平臺通常會用畸形的高收益吸引眼球。而目前P2P網貸平臺提供給投資人的年化收益率在3%-15%之間屬於相對安全範疇。如果P2P網貸平臺給出的年化收益率超過24%就要謹慎;如果超過24%還有高得嚇人的“投標獎”,在投標的時候就不能只想著收益了,還要想著如果血本無歸怎麼辦?

  2.警惕以“秒標”招攬人氣的平臺。“秒標”是P2P網貸平臺為招攬人氣發放的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通常是網站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並打款,網站在滿標後很快就連本帶息還款。某些P2P網貸平臺的“秒標”可能就是龐氏騙局,給投資者以誘餌,利用新投資者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像,進而騙取更多投資。“秒標”其實是P2P網站虛構的借款,根本沒有真正的借款人,網站通過“秒標”送利息的方式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

  3.警惕團隊金融背景不強的平臺。P2P網貸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重要分支,核心並不脫離金融的本質,網際網路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工具。投資者在一家平臺投標之前,請認真研究創業團隊有無金融行業從業經驗,風控團隊有無信貸及風險管理等相關從業經驗。而且不能只從公司官網獲取公司資訊,不要迷信“廣告”,多做背景調查。

  4.警惕有自融嫌疑的平臺。P2P網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項目和資金的高度匹配、透明。作為P2P網貸投資人一定要深入了解項目資金的匹配情況,如果這筆錢你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只看到高額回報率,建議放棄;另外,如果P2P網貸平臺實際控制人同時還在經營其他企業,尤其需要謹慎。

  5.警惕超短期項目過多的平臺。這個道理很好理解,比如我們分期買車買房,聰明的人一定選擇分期,而且期限越長越好。在此提醒大家:對於那些頻頻出現超短期融資項目的P2P網貸平臺要特別謹慎,能不碰堅決不碰。

  6.警惕單個項目融資金額巨大的平臺。P2P網貸平臺作為大型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直白點説,就是幫助那些或因企業流水不夠,在銀行融資比較困難的小微企業高效率、低成本地實現融資。什麼樣的企業需要融資如此巨大,而又不走、或者是走不了銀行渠道,更應該想一想,一個小小P2P網貸平臺把“寶”都壓在一家企業、一個人身上,萬一齣現預期或壞賬,平臺有兜底的實力嗎?平臺投資者的資金安全還有保障嗎?

  7.警惕剛上線平臺。理性投資者應儘量避免剛上線的平臺。那些已經“結束”的平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運營時間基本都沒有超過半年。這些平台中有運營不善倒閉的;有出娘胎就是為了圈錢倒閉的;更有甚者就是來詐騙的。如果不讓時間去檢驗,怎麼可能知道運營者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思在運營平臺?

  五招破解貸款騙術

  2014年7月,徐先生因為手頭缺幾千塊錢,他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的連結,就點了進去。填好申請表並提交後不久,就接到一自稱貸款公司業務部經理的電話,説要簽一份合同。

  對方傳真過來一份合同,共有四頁。徐先生看了下貸款金額,發現沒有錯。就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並回傳給經理。過了半小時左右,徐先生接到經理打來的電話,按照合同,要先交貸款金額10%的保證金。徐先生一看,合同上果然有這一項。於是,他按照經理的指示到銀行轉賬了500元。

  匯完500元後,徐先生就等著收自己的5000元了。他打電話給經理,結果經理讓他再看下合同第三頁的第六款,條款裏明確,要貸款還需交納貸款金額的20%作為驗資。合同都簽了,徐先生沒有多想,7月9日一早到銀行又轉了1000元。

  這時,徐先生又收到了經理的電話,經理説剛剛徐先生轉過去的錢是沒有擔保過的,他需要重新交納1000元擔保過的驗資。徐先生懷疑被騙了。經理説,他不相信也可以不用交,但是原來交的1500元也不還了。經理還嚇唬他説,要去法院起訴徐先生。徐先生害怕了,按照對方説的又匯了1000元錢。

  匯完錢後,徐先生就按照經理説的打電話給放款部領錢。讓徐先生沒想到的是,放款部的人説,要領錢得再交3000元錢。

  貸5000元錢怎麼還要先交5500元呢?這時,徐先生才意識到自己遇到騙子了,他趕緊撥打110報了警。目前此案件還在調查中。

  從“10%的保證金”到“20%的驗資”,再到後來的“領錢需要再交3000”,這是一個步步為營的過程。對方先用“合同”向徐先生明示這是一個正常的貸款流程,隨後用500塊錢的保證金試探徐先生的貸款誠意,同時在此過程中探測徐先生對貸款知識的認知水準,在順利拿到500塊錢的保證金後,對方已經明白了他的貸款“誠意”,隨後用20%的驗資將其套住,利用人們常言的“有舍才能有得”的心理進一步對徐先生行騙。在遭到質疑後,對方又用“合同”的法定性質嚇唬徐先生。

  歸根結底,整個案件都源於徐先生的用錢心切及金融知識不足、防騙意識不強。融360貸款分析師認為一般無抵押貸款門檻低,識破騙局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警惕無息貸款。無息貸款是政府對下崗職工、退役軍人、大學生的扶持項目,且需要向政府機構申請,一般人是不可能獲得無息貸款的。如果對方承諾提供無息貸款,多半都是騙子誘騙的伎倆。

  2.只留手機號、QQ號、微信號,不留固定電話和公司地址。這種情況暴露了其並沒有正規的固定辦公地址,並不是正規的貸款公司或銀行,基本是騙子。

  3.提前收取各種費用。正規貸款程式裏,銀行或正規小額貸款公司不會要求申請人提前支付利息,也不會要求提前支付手續費、保證金等等巧立名目的費用。如果對方在貸款成功之前就索要這些費用,是騙子。

  4.全國各地都可辦理。即使是五大國有銀行也未必在每個小城鎮都有營業網點。所以,如果打著這樣旗號的宣傳,也非常值得懷疑。

  5.為了防止受騙上當,申請人務必要到正規銀行或正規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搜索平臺辦理貸款,不可輕易相信手機短信或報刊、網路上的廣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