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項目投資建設再入提速期
- 發佈時間:2015-03-16 20:32:53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挑戰。那麼,除了煤油氣等化石能源作為動力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有什麼可替代而污染又少的能源呢?在目前的技術水準下,核能應是首要選擇。核電是一種成本相對低廉的清潔能源,一座百萬千瓦的核電廠和火電廠相比,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萬噸,並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包括汞在內的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
3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文件,確定中廣核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兩台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建設獲批准。這是繼2012年12月核準田灣二期工程以來,時隔26個月後我國再次核準新的核電項目。這也意味著我國核電發展經歷兩年多的靜默期後,在進一步積累人才、提高技術和設備研發水準之後,大力發展核電作為重要能源之一的戰略被提上議程。而且,我國發展核電的空間很大。
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22台,總裝機容量2029萬千瓦,僅佔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5%,發電量僅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4%,核電發電量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0%。根據2014年年底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以此計算,2015年~2020年的6年時間需新建裝機容量至少4000萬千瓦,每年平均需要開工6~8台機組。預計未來10年,每年核電建設投資規模將達700億元左右,核電産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等21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題為《推動核電新一輪規模發展,實現中長期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戰略目標》的提案。賀禹提出三點建議:從國家戰略層面,進一步明確核電在我國能源電力供應中的支柱地位,實現規模化發展;按照“同一廠址,同一技術路線”的原則,以沿海擴建項目為重點,用具備三代技術主要特徵的成熟堆型技術填平補齊,以推動核電産業整體上的健康、有序、不間斷發展;將內陸核電建設真正提上議事日程,爭取“十三五”初期首批內陸核電項目開工建設。
嗅覺靈敏的核電運營商早已把大規模投建核電站列入日程表。今年年初,中廣核就提出,今年要投産5台核電機組,為歷年最高。中核集團旗下核電板塊的中核股份也在去年5月發佈了IPO預披露招股書,計劃募資162.5億元,其中過半資金將用於4個核電站的建設。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表示,未來我國核電發展的規劃,大的趨勢是先沿海再內陸。他還透露,河南的南陽核電站是一個很好的核電廠址,如今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南陽可能會被列入第二批內陸核電規劃選址。
有業內人士預計,我國核電建設實質性重啟開始後,年內還將有其他項目核準開工,核電建設項目將迎來密集批復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