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擴大居民消費 推動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14 08:32: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何構建擴大居民消費增長長效機制是個複雜問題。西方主流消費理論是在代表性消費者的理論假設下以消費和收入的關係為研究主線分析消費增長問題,收入對解釋(居民)消費行為具有絕對的重要性,幾十年來的有關研究大多屬於預防性儲蓄理論的內容。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們從不同視角研究了如何擴大居民消費問題,相關研究對如何擴大居民消費提供了良好的建議,但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仍有必要結合經濟發展呈現的最新情況,深入研究影響居民消費的相關要素,並提出更有效的擴大居民消費的對策。

  基於此,江蘇理工學院劉東皇博士以居民消費作為其博士論文的選題,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出版了《居民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該專著基於中國經濟高出口(高不了)、高投資(不能高)和低消費(低的居民消費)的宏觀背景和“擴內需”的政策背景考慮到居民不敢消費、不能消費、不願消費的三大視角分別從未來不確定性、收入分配和公共支出三個層面系統地分析中國居民消費的主要制約因素,並進一步研究中國居民消費的增長效應及擴大居民消費途徑,提出啟動居民消費推動中國經濟由投資和出口驅動向投資、出口和消費協調驅動轉變的相關建議。《居民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一書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包括對何等要素制約居民消費發展方面做出創新研究,全書對研究居民消費問題與更有效的構建消費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具有積極意義。

  尤其是以居民消費作為研究主題把握了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金融危機之後,我國政府正努力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來擴大內需特別是刺激消費需求,以使我國經濟實現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然而,相關的政策偏向於短期刺激,效果並不顯著。因此,基於現實背景和政策背景較為深入地研究高速經濟增長過程中國居民消費的相關問題,具有幾個方面重要的意義。

  理論意義:第一,在擴大居民消費的問題上基於主流預防性儲蓄理論分析我國居民謹慎的消費行為,並從收入分配和公共支出視角研究擴大居民消費的作用機理,並進行實證檢驗,有利於豐富消費經濟理論的內容;第二,對居民消費影響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進行較為系統分析,並進行實證檢驗,有利於豐富經濟增長理論的相關內容;最後,對我國經濟發展問題從需求角度著力於居民消費這個著力點進行相對較為系統的研究,為後續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實踐意義:一方面,在擴大居民消費的問題上,基於居民不敢消費、不能消費和不願消費的考慮分別從未來不確定性、收入分配和公共支出三個角度實證檢驗了它們影響居民消費的作用機理,進而概括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制約因素,為政府制定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居民消費啟動途徑的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基於需求層面分析我國居民消費的總量和結構性特徵,分析了居民消費對宏觀經濟的增長效應,有利於為有關部門擴大居民消費的宏觀調控政策制定提供理論和實證支援。

  同時,研究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該專著基於“狀況特徵——作用機理——實證檢驗——對策建議”的研究思路,運用多種實證分析工具對中國居民消費的制約因素及其增長績效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研究的可圈可點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大方面:

  應用多種理論。該專著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綜合運用發展經濟學理論、經濟增長理論、消費理論、收入分配理論和演進理論等基本理論和方法,構建了一個研究中國居民消費的框架體系,研究了中國居民消費的演化特徵,分別分析了未來不確定性、收入分配、公共支出與居民消費的關係,揭示出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這使我們充分了解了中國居民消費的演化過程和制約因素,為中國制定相應的擴大居民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研究角度獨特。西方主流的經濟增長理論側重從供給角度分析經濟增長的源泉,而主流的消費理論則是在代表性消費者的假設下研究消費和收入的關係,西方主流理論都是建立在成熟市場經濟下的理論,而我國經濟正處於高速增長的階段,僅僅根據主流的理論分析我國的經濟現象是不夠的。本書將經濟增長理論、消費理論和發展經濟學理論等的相關研究成果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基於需求和結構視角,在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國居民消費的制約因素及增長績效問題,是屬於比較創新的視角。

  研究方法全面。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方法,例如,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和擴大居民消費的途徑本書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進行,運用中國的經驗數據進行實踐檢驗;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只有進行大量實證分析才能作出規範性的判斷,本書對我國高速經濟增長過程中居民消費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論證和闡明,力求定量更準確,定性更深刻;借鑒與創新並舉的方法,本書借鑒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並在已有基礎上進行創新。

  其次,研究結論具有較高的可信度。運用計量分析和統計分析工具及方法剖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居民消費的總量及結構性特徵,從需求層面分析居民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並實證檢驗了我國居民消費的經濟增長效應:測算了居民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了居民消費與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係及其之間的動態特徵,在通過與其他需求因素(投資等)的經濟增長效應進行比較分析後,最後指出當前背景下擴大居民消費更有利於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基於預防性儲蓄理論實證研究了未來不確定性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測算了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強度的時序變化,實證分析了轉型期不確定因素特別突出制度因素對城鄉居民的預防性儲蓄行為的影響,指出預防性儲蓄理論能有力解釋我國居民謹慎的消費行為,但不能忽視消費者之間的“異質性”;分別從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維度較為系統地分析了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擴大居民消費的作用機制。在初次分配方面,研究了勞動者報酬提升的需求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內需體系為“利潤領導型”。在再分配方面,實證研究表明收入再分配的政策調整應注重縮小城鎮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以發揮收入再分配的消費效應;在二元經濟結構下,側重從公共支出結構視角全面地分析公共(支農)支出影響居民消費的作用機制,認為我國公共支出轉型的滯後顯著地制約了公共支出消費效應的充分發揮。

  化解居民消費的制約因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制度、體制和機制的變革是關鍵,有必要通過漸漸式改革為增強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當前,我國正處於投資和出口驅動向投資、出口和消費協調驅動轉變。在經濟新常態下更應推動居民消費的內生增長,更加注重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水準,在不斷擴大居民消費的基礎上,更好的使居民分享改革開放成果,並更加充分發揮居民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

  (作者繫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