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假面舞”:財務造假卻成牛股

  • 發佈時間:2015-03-14 06:35:1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民損失慘重卻索賠困難

  股市3·15

  3·15即將來臨,很多A股投資者都在關注哪些行業和個股可能會遭遇媒體曝光。不過,很多涉事上市公司卻活得很滋潤,股價“妖氣沖天”,與股民索賠遭遇維權時間過長形成對比。有專業人士建議,提高對造假上市公司的處罰力度,在股民索賠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降低索賠成本。

  廣州日報記者 張忠安

  2015年3月13日,創興資源發佈公告稱,去年3月份因涉嫌違規而遭到證監會調查,但目前尚無新的進展。並提示可能存在暫停上市風險。

  多家公司

  被查一年仍無新結果

  除了創興資源外,青鳥華光也表示,早在去年3月20日就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披露資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目前也沒有新的結果。不過,對青鳥華光的調查基本結束。今年1月份證監會向該公司下發的《行政處罰及證券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根據這份事先告知書,青鳥華光在2007年至2012年期間的各年度報告中未按規定披露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關係,也未按規定將北京華光股權轉讓形成的利得計入所有者權益,而是計入了當期損益,導致該公司2012年度利潤總額虛增4122.19萬元。為此,證監會對青鳥華光責令改正並處以60萬元罰款。

  “一般來講,證監會調查都在一年內搞定,如果時間比較長的話,可能是遇到比較大的問題。比如連續多年的財務造假、虛假披露等等。”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券商人士表示。他還認為,這種造假對公司股價的短期影響較為明顯。上述兩家公司均表示,如果因證監會立案調查事項被最終認定為重大資訊披露違法行為,上市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並暫停上市。

  另外,今年以來,也有如海潤光伏東風股份恒星科技等多家公司公告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以及調查進展情況。

  市場對財務造假最為敏感

  “造假應該不光指虛增財務數據,虛假記錄、資訊披露不實等都可以成為造假。當然市場對財務造假最為敏感。”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A股歷史上,有一大批造假公司至今都令股民難忘,銀廣夏、藍田股份、綠大地等等,其中,農業股成為第一大重災區,前有藍田股份、銀廣夏,後有萬福生科、綠大地。最近又有新中基。而且每一個造假都令市場咋舌。

  有分析認為,農業類上市公司之所以成為造假重災區,一方面是因為農業産品具有較長的週期性,很多數據難以一時確定。同時,農業受到自然天氣等非人為因素影響較大,造假容易找藉口。“不像一些工業企業,有庫存、有現貨可查。但農業公司很多都是在田地裏或者在大棚泥土裏、海洋裏。”廣州一位私募人士陳君表示。

  市場怪象

  上市公司造假股票卻變狂牛

  市場對上市公司造假深惡痛絕,證監會也屢次強調對上市公司違規“零容忍”。按理説,這類公司股票應該無人問津。不過,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很多涉嫌造假的上市公司卻妖氣十足,股價連續暴漲。有分析認為,違法成本偏低是上市公司造假前赴後繼的主要因素。建議新的證券法能提高對造假公司的處罰力度。

  記者粗略查詢發現,目前除了藍田股份變身ST生態並退市、銀廣夏繼續ST外,其餘多數曾經大肆造假的公司都活得很滋潤。其中,南紡股份將被南京證券借殼,股價在停牌前的90多個交易日暴漲近一倍;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迎來了新的主人,股價從停牌時的5.65元躥到最高17.80元,17個交易日最高漲了215.04%;新中基自今年2月9日以來的20個交易日,僅有兩次小幅下跌,股價從最低的5元一口氣漲到最高6.60元,漲幅超過30%。

  對策:實施黑名單政策

  萬聯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古振華表示,當前A股上市制度仍然是審核制,殼資源價值較高。一些涉嫌造假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如果是民企,則通過定向增發或股權劃轉等方式使得實際控制人變更,如果是國有企業則通常通過財政補貼或資産注入等方式保殼。“這兩者均使上市公司獲得新生。”古振華認為。

  “實際上,證監會是否可以實施黑名單政策,對有過嚴重財務造假類公司的資本運作設限制,比如財務造假額度達到多少,在幾年內不能進行重組、借殼等。這樣就有較大的威懾力。”私募人士陳君認為。

  有專業人士表示,當前A股公司造假的成本太低,股價短期可能會受到心理衝擊,但在資本運作的預期下,股價不斷被炒作。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A股已上市企業,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因財務造假而遭刑事問責的並不多見。2012年至今被證監會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中,最高為警告並處罰款60萬元。有意思的是,部分造假公司還獲得資金的鼎力相助。通過造假成功上市的綠大地(現更名為:雲投生態)不僅未被退市,還于2012年收到政府補助1307.2萬元;2013年被證監會兩度懲處的*ST亞星(現更名為:亞星客車)2013年收到1.5億元的政府補助。

  維權

  股民損失索賠“路漫漫”

  相比上市公司本身的滋潤生活,很多因造假而損失慘重的股民卻難以順利得到補償。數據顯示,雖然近年來,上市公司因違規受到證監會、財政部、法院等有關部門處罰的事件屢見報端,股民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但實際索賠之路卻不平坦。

  “投資者法律意識普遍不強。” 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證券訴訟律師謝良表示。他指出,從最近幾年代理的股民訴訟或接受股民諮詢的經驗來看,法律意識才剛剛起步。“‘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已成為炒股的警示語。但股民損失的風險,並非完全來自市場風險,部分風險可能來自人為因素。比如上市公司造假行為如果造成股民損失,股民理應獲得侵權者的賠償。但很多股民不知道可以索賠。”謝良指出。

  由於股民索賠是集體訴訟,部分投資者認為,等別人有索賠結果後可以“搭便車”,可以“坐享其成”。“在同一索賠案件中,如果受損股民沒有提起訴訟,即使在起訴的股民獲賠的情況下,雖然自己受損,也可能難以獲得其他股民訴訟果實。”謝良認為。

  對策:

  加大對“造假”的處罰力度

  虛假陳述類股民維權案,雖有明確賠償標準,但對系統風險沒有明確界定,導致各地法院對同類案件的處理結果不統一。正是如此,才導致索賠過程漫長,“從被侵權到索賠成功通常最快三五年。”謝良透露。因此,專業人士希望,在正在修訂的證券法中,加大對上市公司涉嫌“造假”的處罰力度,拓寬股民索賠的法律界定,以及完善相關的司法解釋,降低股民的索賠成本。

  綠大地:2007年12月21日,綠大地登陸中小板。在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通過偽造銀行票證、採取陰陽合同等虛增資産、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目前已經變為雲投生態,股價四年收紅線。今年以來的漲幅已接近10%。

  萬福生科:2011年9月27日登陸創業板的萬福生科,在其上市前三年,虛增銷售收入累計4.6億元;上市後的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再度虛增收入2.8億和1.65億元,並以此在創業板市場圈得4.2億元的融資款。證監會責令萬福生科整改,並處罰款30萬元。保薦機構平安證券被暫停3個月保薦資格,並被罰7665萬元。目前因大股東易主而遭到資金爆炒,今年以來股價已經上漲64%。

  新大地:堪稱“茶油第一股”的新大地上市夢在2012年破碎。數據顯示,在2009至2011年年度報告中虛假記載,其中虛增2011年利潤總額2042.36萬元,並在2012年預披露的招股説明書申報稿及上會稿中,有重大遺漏。最終導致上市無疾而終。證監會對該公司給予警告、處以60萬元罰款,對高管處以30萬元罰款,終身禁入市場等處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