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貨幣政策:非刺激性放鬆

  • 發佈時間:2015-03-12 00:29: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關貨幣政策的描述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提法,並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加快資金週轉,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對此,兩會代表委員認為,在新常態下,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調整可能只是適應性的措施而非刺激性,市場的自身調節將更重要。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易綱透露,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縮隱憂,至於是否降準、降息則要看經濟走勢,對於應對通縮壓力,央行現有的政策和已經出臺的政策都有所考慮。

  定 調 M2預期增速體現“鬆緊適度”

  在過去的一年中,從定向降準到MLF(中期借貸便利)、PSL(抵押補充貸款)等新工具的使用,貨幣政策凸顯“定向”特點。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末的廣義貨幣(M2)餘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2013年末低1.4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曾指出,2014年M2增速較往年下降是經濟結構調整、銀行表外融資收縮、産能過剩部門擴張放緩以及同業監管加強在貨幣運作上的反映。這也是金融適應經濟運作而出現的新常態。

  多位政協委員和業內專家認為,今年“M2預期增長12%,並可根據需要略高”的提法符合目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也體現了貨幣政策在穩健和靈活上的兼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貨幣政策,提出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雖然去年是13%左右,看上去今年是降低1個百分點,實際上與往年的貨幣政策有高度的一致性,這是非常正確的。”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影響M2增速的因素包括:今年外匯佔款預計首現負增長,影響基礎貨幣投放;人民幣信貸預計增長13%左右,從而新增人民幣貸款10.5萬億元;財政存款投放會加大,可以對衝外匯佔款負增長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今年廣義貨幣M2增長12%的目標是穩健貨幣政策的體現。截至1月末,M2存量達124萬億元,佔GDP的比重接近200%。由於基數大,其增速每變動1個百分點帶來的總量將很大。適度的M2增速體現了中央不採取貨幣擴張刺激經濟的思路,強調穩增長和調結構並重,不追求速度。過去兩年,M2增長目標的確定是在GDP與CPI增長目標之和的基礎上加2個百分點,今年繼續體現了這個特點。去年M2增長目標為13%,實際增長低於目標。今年12%的目標應該是下限。”溫彬説。

  預 期 降息降準仍存空間

  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下,不少市場人士預期,受到國內經濟和國際環境的共同作用,今年貨幣政策趨向寬鬆的空間將更大。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包括降息、降準以及創新的定向貨幣政策工具已經不止一次被使用。展望未來,這類操作繼續出臺的可能性仍很大。

  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秘書長詹向陽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發表的《當前形勢下對貨幣金融政策的建議》文章稱,監管層要直面經濟進入通縮的可能,貨幣政策要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充裕,下一階段,為應對通縮的可能,央行應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基準利率等傳統工具進行適時、適度調整,保持適度的流動性。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4%,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意外好于預期。不過,不少分析人士指出,2月CPI上漲主因是春節效應影響,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超預期,反映需求疲弱,物價持續下行風險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降息可能是應對風險最直接的選擇。

  溫彬説,去年以來,央行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政策工具的定向和結構性使用有利於提高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的壓力在增加,既需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匯率,也需要通過定向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經濟薄弱領域的支援,促進穩增長和調結構雙重目標的實現。

  易綱坦言:“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縮隱憂,至於是否降準、降息則要看經濟走勢。央行已經做了比較及時準確的反應,該做的都做了。”

  “目前跨境資本流動基本正常。CPI不會為負,但PPI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持續的壓力。如果出現通縮應該如何應對,現有的政策和已經出臺的政策都有所考慮。”易綱説。

  方 向 新常態下貨幣政策堅持非刺激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也指出,對於降息、降準,應該更多地看作是為了經濟發展提供適度流動性環境的中性政策,而非全面放水。

  “儘管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和房地産有關的政策,都需要放鬆,但並非是回到2009年那種大幅放水,而是指今年需要貨幣政策大力放鬆,才能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性,避免被動收緊貨幣政策。”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日前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不久前採取的降準、降息操作是為滿足銀行間市場適當合理的流動性需要,貨幣政策並沒有向寬鬆的方向發展。“央行一直強調執行中性的貨幣政策,即貨幣供應量保持在GDP增長量加上預計通貨膨脹率,再加上2%至3%的不確定性因素的水準上,只要貨幣供應量控制在這個範圍,貨幣政策就是中性的。”吳曉靈説。她還指出,央行目前採取的結構性政策,主要是對結構調整的一種補充政策,總體看,貨幣政策仍是一個總量政策,結構性政策只是階段性的、輔助性的手段。

  “經濟放緩並不是一個短期的現象,而是趨勢性的、符合經濟規律的。而且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的經濟態勢和以前不同,在經濟新常態之下,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只是適應性的措施而不是刺激性的。”錢穎一指出,“現在更應該重視市場的自身調節。”

  對於目前經濟結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吳曉靈建議,新常態下,要積極關注、化解風險點,包括加大處置“僵屍企業”的力度,減少不良資産積累,釋放有效信貸;合理化解政府債務的存量,通過重組和置換等不同方法科學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存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