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正點率降至70%以下
- 發佈時間:2015-03-11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政協委員李軍表示,除天氣等原因外,我國現行的空域管理體制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報見習記者 李丹丹
相信經常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都曾遭遇過航班延誤的“心塞”經歷。近年來,航班“不守時”的情況變得越發頻繁,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在政協經濟界別分組討論時説,2014年我國民航航班正點率為68%,較上一年的72%有所降低。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參加兩會時也表示:“我坐飛機也遭遇延遲。”
李家祥同時強調,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統計,中國民航的安全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的10倍,“我們説正常性一定要服從安全性”。
不過,僅僅因為航班的安全性似乎並不足以給旅客一個滿意的答覆,那麼,導致航班延誤的實質原因有哪些呢?
李軍表示,除天氣等原因外,我國現行的空域管理體制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説:“一方面,舊的空域管理體制影響了民航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航班正常率,的確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地步。”
延誤補償費用水漲船高
“關鍵是等的著急,對方客戶説好了在機場接,他們也在乾等,耽誤了不少時間,對於我們這些商旅人士可麻煩了!”,經常乘飛機出差的徐先生對記者説。
張女士也對記者説:“航班延誤往往會給人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為了節約時間而選擇坐飛機,卻往往比坐火車還慢。”現在,張女士已經盡可能選擇乘坐高鐵出行,在她看來,去機場路途較遠,再加上航班延誤,往往將近一天時間都要花費在路途中。
航班延誤不僅大大降低了人們出行的效率,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的生活節奏,帶來不可挽回的各類損失,也讓旅客對航空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航班延誤的現象,不僅乘客怨聲不斷,航空公司也是叫苦不迭,倍感委屈。
一位不願意透明姓名的某國有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事實上現在國內各大航空公司有的補有的不補,標準也不一樣,一般來説是因航空公司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超過四小時以上的才進行補償。但是像天氣、流量控制這樣不可抗拒的因素,不在補償範圍之內。
“從國際上對航班延誤的處置來看,航班延誤後主要是幫助旅客改簽改訂,我們航空公司都是幫助旅客在做。包括受影響産生的住宿費用,計程車費用,有損失的一般航空公司都給予旅客解決了。在此基礎上再給旅客多少補償,各大航空公司不一樣。”他表示,“就大的航空公司來説,由於航班量大,每年在這方面的支出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非常無奈。因為根據民航法有關規定而言,當航班延誤以後,由於航空公司的原因,合同不能履行,給合同的另一方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航空公司是應該承擔的,但是延誤後沒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進行補償的,由於民航法沒有這個規定的,所以航空公司處理起來真的是很無奈。”
部分停飛損失巨大
“有時航班延誤3.5小時可以登機了,有些旅客為了等到4小時能拿到補償就會拖延,又會導致航班進一步延誤了。”他説。由於各公司補償不一,在旅客之間容易引發爭執。現有的指導意見沒有法律依據。在執行起來也是有諸多麻煩。
這位人士認為,航空公司在整個航空環節中是最弱的群體。而受到政治、經濟、自然等因素導致飛機停飛,這對航空公司影響來説,損失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機場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是‘地主’的角色,機場的住房、櫃檯都是非常昂貴的,國內的值機櫃檯一個月一個櫃檯租金要一萬多元,還有候機樓內每平米一個月的租金要800元到1000元,都是要交給機場的,都是機場的資源。飛機在停機坪每個起降都要交錢。”他説。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何種原因所致,對旅客來説都是航班延誤。航空公司也應不斷尋找和減少自身的原因,盡可能提高航班正點率。此外,監管部門出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以及未來如何突破空域的“瓶頸”都是發展的關鍵。民航部門也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解決飛機延誤問題,協調各方面的支援,包括協調軍方的支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空域改革遲遲未動
“空域管理體制改革”近年來一直是全國兩會中的“熱詞”之一。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起,民航界就已提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直至上世紀90年代提出初步改革方案,計劃逐步將航路移交給民航部門。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際運作中,相關部門對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認識目前還存在很多分歧,以至於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遲遲未出。
民航大學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説,目前我國的空域管理歸根結底是由軍方來指揮的,所以是留出一部分空域給民航用,但是空域這20多年來開放的速度,遠遠低於飛行量的增長速度。“路不夠了,車多了,就像容易堵車一樣。”李曉津説。
再加上空管的一些細節問題上還存在瑕疵,所以導致航班延誤率比較高。“比之前已有所改進,但是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吧。”李曉津表示。
而據民航資源網《2014年全球航空公司及機場準點率排行榜》顯示,2014年度 20個最準點航空公司中歐洲最多,其次在亞太地區和美國。唯一齣現在榜單上的中國航企是春秋航空公司,在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準點率榜單中排名第20位。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指出,資源緊張是關鍵。內地民航運輸總週轉量年均增長17%以上,遠遠高於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每年新引進飛機400多架,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全中國密度最高的地方,空域也是最擁擠的。
由此可見,空域管理體制改革迫在眉睫,航空發展亟待築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