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行延遲退休 須完善制度保障

  • 發佈時間:2015-03-11 00:29:4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10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説,爭取今年完成延遲退休政策方案制定,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徵求社會意見,後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後,再漸進式實施。

  對此,網民表示,從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和應對人口紅利下降層面看,推行延遲退休乃大勢所趨,也是國外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一種可借鑒的經驗。不過,在推行延遲退休制度過程中,必須制定科學可行的政策規劃,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和福利措施,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解決好各群體間的政策公平問題。

  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網民“沈亞洲-ygxz ”表示,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美國和德國今後幾年內將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技術型、管理型人員退而不休是常態,但對很多體力勞動者來説,在崗卻有些力不從心,退休政策不宜一刀切。當“養老”成為社會熱點時,“延遲退休”也迫在眉睫。

  網民“拳閃劍舞”稱,要從大勢、大局來看問題。從大勢來看,是“與國際接軌”,國外有不少國家已經或正在延遲退休年齡。從大局來説,隨著生活品質提高、醫療條件改善、保健意識增強,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退休年齡自然也應隨之延遲。

  網民“筱沐”表示,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但要好好考慮和制定方案!

  緩解勞動力緊缺壓力

  網民“少爺haoming”稱,我國的改革受益於“人口紅利”,但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這種優勢將不復存在。

  在網民“博銘志”看來,人口結構形成倒錐體,老齡人口比例迅速上升,人口紅利下降,延遲退休有利於緩解社會勞動力需求壓力。

  此外,也有部分網民表示,目前我國城鎮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75歲以上,加上勞動條件改善,平均勞動強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繼續維持較低的退休年齡,一方面不利於調動中青年勞動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續合理的提高。

  完善配套制度

  網民“田守斌”稱,有彈性地延遲領取養老金,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要兼顧好不同群體的利益,尤其要考慮到弱勢群體的利益。

  網民“yupingzhou67 ”表示,有關機構研究社會養老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時,提出延遲退休年齡無可厚非,但要以社會的現狀和主要群體為研究對象,要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不受損害。網民“良軍”建議,推行延遲退休制度不能一刀切,應該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對於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實行差別化對待。網民“花兒開啦耶”也表示,推行延遲退休需要考慮對不同人群的影響,要根據社會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設計彈性退休制度,解決好各群體間的政策公平問題。

  網民“告別的時代LQ”稱,既然老齡化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延遲退休年齡不失為解決辦法,但應該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和福利措施。還有網民指出,必須完善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延遲退休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記者 趙東東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