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社部稱將“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

  • 發佈時間:2015-03-10 19: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人社部長尹蔚民、副部長胡曉義答記者問。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制定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公開徵求意見,後年推出。方案將漸進到位,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推出後至少五年以後才會實施。

  尹蔚民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這是“一舉數得”的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所以,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到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綜合平衡、瞻前顧後,使方案更週到,各個方面都能夠接受。第一,會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的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趨、漸進到位”。第三,會有一個社會預告。就是先把這項方案公佈出去,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給大家一個心理的預期。

  説到延遲退休的話題,每個人都很關心。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是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人社部表示,在建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齡政策,很顯然和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有必要作出調整。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這和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速度很快,特別是預期壽命大大延長有關。

  至於為什麼要採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張車偉表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延遲退休年齡的時候,都會採取漸進的方式,這樣對每個人的影響不會特別明顯。

  關於這個話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對此評論。

  經濟之聲: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特別是預期壽命的增加,應該説延遲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這也是和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的。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這種漸進式的方式,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説,方案公佈5年之後才會實施,他還舉例説,比如55歲退休,5年以後實施也就是55歲零兩個月退休,明年的人可能就是55歲零6個月退休。怎麼去理解這種漸進,有什麼好處?

  蘇海南:假定由現在60歲改到62歲退休,那麼假設每年我們安排是延遲兩個月,如果是從後年實施,後年第一步是60點2歲的人可以先退,一直到後年以後的第五年,到不了62,只能是61,就是10年完成。如果由60改到61歲,每年延兩個月,那麼就是要到5年的過渡。這樣的好處就是平滑的過渡,不同年齡段,特別不同月份生日的人,比如説5年以後,一年一步到位形成一個很大的斷崖,有的人四年以前就退休了,而有的人是到了那一年一直累積到61或62歲才退,這樣就會形成很大的落差,很不平衡。再一個就是國際上大多數國家也是這種方法,使這種延遲退休年齡的過渡期拉長,使得每個人的感受不會是一刀切,有的人是兩年前就退了,有的人突然一下改成61或者62退。

  經濟之聲:了解了這種漸進式的方式之後,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到底延遲到多大年齡。關於這個問題,人社部今天並沒有明確表態,但尹蔚民提到,有一些發達國家目前的退休年齡已經是65歲甚至67歲。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老齡化的程度,到底延遲到多大年齡比較合理?

  蘇海南:因為尹蔚民部長講了是漸進式的,不但實施過程是漸進式的,我想延遲退休年齡的點的設定也應該是漸進式的。所以我個人理解,比如現在男幹部是60歲退休,第一步漸進先安排在62,再過若干年,根據人口壽命的情況,勞動力供求的情況,再把它放寬到65歲,一步一步來。當然,最後以明年會要報中央並且廣泛徵求意見的這個方案提出來的年限為準。我想肯定不會一步就由現在60改到65,甚至67,因為國際上沒有哪一個國家這麼做的,我們國家不會做這種一錘子買賣。

  經濟之聲:另外再細化一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未來不同行業、不同人群退休年齡上會不會有差異。比如説男女,之前還有一個討論的熱點,認為體力勞動者延長退休應該和腦力勞動者有差異。在這方面,怎樣才更合理?

  蘇海南:我覺得男女之間倒不一定有明顯的差別,但是體腦之間一定要有差別,還有特式工種、正常工種要有差別。所謂體腦差別就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確實工作性質勞動有比較大的差別。年齡偏大以後,承受的體力工作能力,較之於腦力勞動完全不一樣,腦力勞動者恰恰是年齡越大以後,特別是搞研究搞這些方面的人,可能這些方面的人,年齡大一些反而更好一些。所以我們是體腦之間要延先從腦力勞動者延,體力緩一點,特殊工種不能跟正常公眾一刀切,因為我們原來特殊工種有45歲,比如這個正常放在62,那麼它就會有50到52,45到47這樣區別安排。

  有專家建議,延遲退休應該考慮幾個因素:一是對弱勢群體應該考慮他們在達到一定的繳費年限後可申請提前退休,即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全部費用都由自己個人繳納的,繳費達到20年以上,年齡在50周歲以上應該允許其申請提前退休。二是對患重病,經勞動能力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勞動者,應該允許其申請提前退休。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答問時表示,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主要是針對目前中國法定退休年齡偏低提出來的。中國法定退休年齡是1953年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1978年,國務院發文再次明確,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55歲,男職工60歲。這項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齡政策,很顯然已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有必要作出調整。

  但尹蔚民表示,這項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在制訂方案的時候,會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使方案更週到,各方面都能接受。

  尹蔚民説,第一,會根據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的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趨、漸進到位”。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第三,會有一個社會預告。就是先把這項方案公佈出去,但方案的實施時間至少要在5年以後。

  尹蔚民表示,這個政策就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漸進式退休年齡政策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採取的政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