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女漢子”是這樣煉成的

  • 發佈時間:2015-03-09 06:29:2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待業在家的農家女,到開辦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家樂的女強人——

  通訊員 童燕

  駐建德記者 李牡嬌

  “還記得剛上山的時候,這裡長滿了雜草,荒無人煙。” 今年32歲的吳美芳這樣説。

  建德市蓮花鎮自然村,薛上自然村位於海拔380多米的山上,3公里內無化工污染,空氣清新,順著山路行進就能看見一個農家樂。吳美芳,就是這家農家樂的“女老闆”。

  吳美芳是從衢州常山嫁到蓮花村的,原本以在家操持家務為主,日子過得挺清閒,後來看到自家屋後有一片長滿雜草的空地,就萌生出養雞的想法。起初,她買了150多只雞苗邊學邊養,有了一定經驗後,于2011年在薛上山山腳下租來兩間房正式開始養雞。

  可接下來意想不到的事接二連三發生了!第一次是下雨天打雷,雞受到嚴重驚嚇而堆積導致大量死亡;第二次因為下大雪,養殖房被積雪壓塌造成嚴重損失,這樣一來不但沒賺到錢,反而還虧了5萬多。家裏人開始反對她養雞,但她頂住壓力,加固了養殖房,還到處去學養雞技術,慢慢步入“正規”。

  2013年年初,為了養殖有機雞,她把養雞場從山腳搬到了山上。養殖房屋後是一片板栗林,夏天綠樹成蔭,給放養的土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後來她還專門從江山引進1500隻白耳雞(土雞的一個品種),全程按照有機農産品要求餵養,950隻雞順利通過有機産品認證。此後,又在離養殖房100米處開起農家樂。

  2013年底,全省啟動“五水共治”,“為了保護環境,雞是不能大規模養殖了。”她積極支援鎮內工作,決定削減蛋雞養殖數量,從7500羽減至300羽。減量意味著剛建不到一年的養殖房有2/3要閒置了,怎麼辦?

  “養石蛙是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不太費時,又沒有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薛上的山泉水,還能把空余的時間辦好農家樂,一舉多得。”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議下,她用3個多月時間把騰空的養殖房改造成石蛙池,“現在石蛙處於冬眠狀態,不需要喂食還比較輕鬆。剛開始用手抓石蛙還是有些怕的,但現在已經習慣了,石蛙生長期一般需要3年左右,預計到明年可以出售。”她投入4萬多元,買來4500隻幼蛙開始養,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請教師傅。看著吳美芳那麼肯做、肯學,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幫助她。

  現在,吳美芳用心經營著農家樂,種起1畝多無公害高山蔬菜,極力推廣玉米養生宴,把普通玉米做成玉米餅、玉米子排等特色菜肴,其中玉米餅每天訂購量達150余個,産品遠銷北京、廣州、杭州等地,漸漸由“養雞能手”變成“烹飪行家”,她的菜品“翡翠白玉”還獲得建德市特色養生菜優勝獎。一年下來,她的收入約10余萬元,不比外出打工差。下一步她打算將高山蔬菜種植園擴大到5畝,並開發茶葉、果蔬採摘等戶外農事體驗區,從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休閒旅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