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十九位天使媽媽

  • 發佈時間:2015-03-09 05:59: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沒有聲音的世界是孤寂的。

  但是在安徽省安慶市,1356名聽障兒童,因為有了39位天使一樣的媽媽,與有聲世界有了交流,孤寂的世界,因為愛的光芒,煥發生機。

  3月1日,懷著敬佩之情,《經濟日報》記者來到安慶市殘疾人聾兒語訓康復中心,中心的集體教室內,歡快的音樂聲響起,孩子們正在老師的輔導下練習口語交流。

  安慶市殘疾人聾兒語訓康復中心組建於1996年3月,現在的40名工作人員中有39名女性。19年來,他們累計幫助1356名聽障兒童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康復。

  都説十聾九啞,讓聾兒開口説話,在過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如今,在安慶市殘疾人聾兒語訓康復中心,越來越多的聾兒通過免費植入人工耳蝸、裝配助聽器,再經過科學的康復訓練,不僅能聽懂家人的呼喚,還能進行正常的交流,重返有聲世界。

  “國棟8個月大的時候,我就發現他除了對打雷和放鞭炮感到害怕外,對別的聲音都沒什麼反應,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聽力嚴重受損。”在中心的語訓康復室,宜秀區大橋辦砂橋村的居民汪艷説,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被植入人工耳蝸,並送到了康復中心。汪艷至今仍記得,孩子第一次叫她媽媽時激動的心情。“現在孩子懂得一些簡單的交流,可以説8個字的話。”讓汪艷充滿感激的,是一直以來給孩子悉心照顧和指導的曹心玲老師。

  2010年,曹心玲從幼師崗位來到康復中心任職。“和以前當老師不同的是,這個崗位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每天清晨,曹心玲和班上的其他4個老師先帶孩子們玩玩遊戲,熱熱身。隨後便開始每日必做的口舌操。“口舌操主要是活動口腔和面部肌肉,這樣能讓面部、舌頭和唇部更加靈活。因為我們在發音的時候有的音有呼和吸,所以做完口舌操後還要做呼吸訓練,簡單地説就是吹吹風車、吹氣球,吸香氣,配合他的發音。”在曹心玲的指導下,孩子們從最初的一個個音節的發音,發展到能簡單地交流對話。

  與曹心玲老師一樣,陳宗芳在剛剛踏入特教行業時,習慣性地把聽障兒童當作正常孩子一樣教導,後來才慢慢轉變了教學方式。如今,陳宗芳總結出的經驗是,孩子哪個耳朵好,就坐在哪個耳朵後面説話,不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口型,逼著孩子練習聽力。

  “回想起康復中心組建初期,首期報到參訓的只有7名聽障兒童。由於當時聽障兒童康復工作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我們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康復中心主任葉小紅説。

  否定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是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渴盼聽見的眼神,看到聽障兒童父母那一張張憂心忡忡的臉,葉小紅和當時中心僅有的4名老師,憑著那份堅持以及對聽障兒童真摯的情感,毅然把這項工作做下去了。

  由於聽障兒童康復事業當時在我國尚屬於起步階段,相關書籍異常稀缺,為豐富專業知識,葉小紅從大城市購買書籍資料,自費參加相關講座和培訓,和中心的其他老師一起在1996年鑽研出《聾兒語訓教學大綱》。

  葉小紅説,耳聾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語言能力,之所以十聾九啞,主要是因為沒有早發現,接受早期治療,貽誤了康復的最佳時機。因此,對聾兒進行語言訓練,關鍵在一個“早”字,早期干預可使聾兒開口説話。只要堅持訓練,即使將來他不能像正常人説話那般流暢,也一定可以進行交流,能夠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安慶市殘疾人聾兒語訓康復中心曾經承擔全國聽力語言康復規範化試點工作,創造了‘篩查—診療—訓練’聽力語言康復模式,並向全國推廣。”安慶市殘聯理事長童宏葵介紹,目前,中心首創的親子同訓教學法,集體課與個別訓練相結合的全面康復模式,促進了聽障兒童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康復品質。

  如今,第一批入校的胡健不僅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和生活,還辛勤創業,從事五金電動工具銷售。談起當年在學校的康復經歷,胡健感慨萬分,“在中心,我培養了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