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協委員賀強第四次交提案 建議恢復股市T+0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3-07 13:29:04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股市T+0交易”的堅定支援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在今年兩會上,再次提交一份“關於恢復股市T+0交易的提案”。這已是賀強第四次發力——此前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兩會上,他均提交了關於恢復T+0交易的提案。資本市場也“一石激起千層浪”,券商股昨繼續走強,也不無T+0等利好預期的刺激因素。T+0話題為何如此火爆?其優勢和弊端是什麼?揚子晚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各界人士。

  揚子晚報記者 徐兢 馬燕

  熱門提案

  賀強再提恢復T+0交易 “不會導致過度投機,反而能抑制投機”

  所謂T+0,即“當天買入股票可以當天賣出”的交易方式。賀強在提案仲介紹,我國股票市場在歷史上曾實行過T+0交易,但由於當時股票市場各方麵條件不成熟,監管缺乏經驗,以及股市過度投機現象比較嚴重,因此管理層決定在1995年1月1日開始取消股票的T+0交易,改為T+1(“當天買入股票下一個交易日方可賣出”)交易。

  “我們認為,從1995年至今,我國的股票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推出股市T+0交易的條件已經成熟。”賀強在提案中提出:有人認為,股市T+0交易會導致股市的過度投機,但“實際上,股市的過度投機是因為機構操縱和違法犯罪導致的。股市T+0交易與T+1交易一樣,只是一種股市的交易規則。”

  賀強進一步闡釋,“股市T+0交易本身不僅不會導致股市過度投機,反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過度投機。”這是因為,“在股市T+0交易的情況下,如果當日股價出現連續上漲,很多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出現了一定的利差,就會大量賣出股票,延緩股市的上漲;而當日股票若出現連續下跌,投資者又會紛紛抄底,大量買入股票,延緩股市的下跌。”因此,“T+0交易會導致投資者逆向操作,出現多空互相制衡,客觀上起到對市場股價的‘抹平’作用。”

  賀強認為,反而是“T+1交易”可能成為機構操縱價格謀取利益的手段——機構第一天推高股價誤導投資者追高買入,第二天有可能打壓股價製造恐慌,迫使投資者割肉賣出,從而利用股票買賣時間差謀取不當利益。

  馬上就訪

  專家:資訊不對稱,近年來“T+1”弊端日漸凸顯 股票市場T+0是大勢所趨

  T+0對廣大散戶是好事還是壞事?揚子晚報著名財經微信“錢眼”專家海哥回憶説,上世紀90年代初他剛炒股那會兒,A股曾實行過T+0交易,但1995年初為抑制投機改為“T+1”,這在當時是好事。“實行T+1,減少了賭博的意味,買股票後,散戶們晚上回家冷靜思考下,決定明天是拋還是留。”

  不過,近年來“T+1”的弊端日漸凸顯。“隨著融資融券、股指期貨、滬港通推出,股票交易‘T+1’改‘T+0’迫在眉睫。”海哥提出,“試想,滬港通等都是T+0,A股市場仍然執行‘T+1’交易,資訊不對稱顯然不公平,與港交所對接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另外,目前A股資訊嚴重不對稱,機構中充斥著消息靈通人士,他們在獲悉“內部資訊”後提前買入,第二天再放消息引誘散戶跟風買入,機構趁機出貨,可憐的散戶就此被套住。“即使當天意識到錯了也沒糾錯可能。”

  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副教授王玉寶也介紹説,股票市場T+0是全球主流模式,眾多成熟市場都是採用這一方式。他認可賀強的提案並認為早該恢復了。

  網友聲音

  T+0後“打板族”就沒那麼好操縱了 但散戶沒時間、不理性怎麼辦?

  昨日,揚子晚報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贊成T+0的股民超過半數。比如有天涯網友提出:“T+1模式當日買進獲利不能賣出,買錯不能及時糾錯,由此市場發展出一種操作模式,叫打板族。專門拉板當天鎖定跟風盤第二天忽悠散戶追板出貨,這種模式成就了私募大佬靠打板追漲停板起家。如果實行T+0他們就沒那麼好操縱了。”

  但也有反對T+0的聲音,主要是認為散戶沒時間和不理性。“若實施T+0,機構、大戶能夠來回操作,散戶哪有時間做T+0?”這位網友認為,散戶頻繁交易最後只能變成“給券商打工”。另外,“市場目前以散戶投資者為主,理性程度要差一些。不能理性控制自己,就需要制度來控制。T+1和漲停板制度,都是幫助投資者控制風險的。”

  後續可能

  法律上已不存在障礙 上交所稱股票T+0還在準備中

  海哥強調,2005年《證券法》修訂,取消了有關“當日買入的股票,不得當日賣出”規定,這意味著A股推行T+0交易制度不存在法律障礙。揚子晚報記者也查到,2005年10月全國人大修訂《證券法》,刪去第106條,引發市場猜測官方此舉是為股市實行“T+0”預留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桂敏傑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部分基金産品T+0已實施一段時間,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風險可控;股票的T+0還在準備及統一認識過程中。桂敏傑表示,T+0是把雙刃劍,有積極的一面,可以活躍市場提供流動性,但也有波動性、投機性比較濃的問題,所以還要一步一步來。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表示恢復T+0已箭在弦上,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依賴商業銀行信貸擴張,未來十年,中國的創業熱潮將主要依靠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不過,揚子晚報著名財經微信“錢眼”專家海哥認為,在資訊不對稱的股市實行T+0交易制度有利散戶,但推出初期利空散戶。海哥解釋道:“會加大投機賭博成分,掌握不好反而會加大散戶虧損。因為散戶往往容易被市場的氣氛所左右,容易衝動在當天買進賣出多次,虧損起來更快。”從投資角度看,若真恢復T+0,則利好券商股,因為T+0激活市場的高頻交易,高頻交易直接利好券商。

  而賀強提案建議從藍籌開始試點,因此將利好藍籌,刺激了藍籌板塊交易,相對波動小風險低,以防中小公司出現過度投機。

  T+0制度大事記

  199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實行股票“T+0”交易制度。

  1993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股票“T+0”交易制度。

  1995年1月1日,為防止過度投機、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A股市場廢止股票“T+0”交易制度,改為“T+1”。此時,大盤從1992年2月的最高點1500點左右,跌到當年的最低點600點左右。

  1998年12月,《證券法》正式頒布,第106條規定“證券公司接受委託或者自營,當日買入的證券,不得在當日再行賣出”。

  2005年10月,全國人大修訂《證券法》,刪去第106條,引發市場猜測官方為股市實行“T+0”預留空間。

  2013年8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呼籲: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體現市場公平性的角度看,有必要進一步抓緊研究論證股票“T+0”交易制度。

  延伸

  海外市場的“T+0”

  主要海外市場都允許採用“T+0”交易,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僅允許在信用交易賬戶內進行“T+0”回轉交易,而禁止在現金賬戶進行回轉交易,比如美國和我國的台灣地區。美國並對“T+0回轉交易”的頻繁交易者有嚴格的監管和限制:比如在5個交易日內進行過4次或4次以上回轉交易,且回轉交易次數佔這5個交易日內總交易次數達6%以上,就被認定為“典型回轉交易者”,美國證監會要求“典型回轉交易者”賬戶最低凈值為25000美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