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利平:把呼倫貝爾打造成“美麗中國”示範區

  • 發佈時間:2015-03-06 16:28: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張麗娜、楊維漢)“政府工作報告中説‘森林草原、江河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綠色財富,必須備加珍惜’,珍惜二字重千鈞。作為世界最美四大草原之一呼倫貝爾大草原,綠色是呼倫貝爾的底色,其保護工作應走在前面做出榜樣。”6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呼倫貝爾市市長張利平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説。

  呼倫貝爾有12萬平方公里森林,森林覆蓋率達到51.3%;8萬平方公里草原,草原蓋度達到77%;還有2萬平方公里的濕地、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是東北地區大江大河的源頭和水源涵蓋地,對東北和華北的氣候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是我國現有面積最大、最完備的生態系統。

  張利平認為,呼倫貝爾的生態系統既是原生態,也是全生態,可以説是天佑呼倫貝爾。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呼倫貝爾的歷史使命、責任、共識和自覺。

  近年來,呼倫貝爾始終堅持“美麗與發展雙贏”的戰略,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辯證處理發展與生態的關係,做到了“老賬加快還、新賬不再欠,不留生態

  赤字”。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重點公益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等工程,近五年累計造林697.4萬畝,十年來活立木增加了1.2億立方米。

  呼倫貝爾還抓住了國家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政策機遇,每年落實資金5億元。草原植被蓋度、草群高度、平均産草量等重要指標都有明顯的好轉。為了遏制草原沙化,當地自籌資金,從2009年起啟動了沙區綜合治理工程,封沙育林育草,休牧禁牧,每年治理100萬畝沙地,這些年累計投入資金8.4億元,治理沙地552萬畝。

  呼倫貝爾加強了制度建設,嚴格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出臺了森林、草原、濕地等專項保護規劃,同時明確提出,凡新上項目堅決做到不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的不上、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不上、不符合産業政策的不上。近幾年還陸續建立了30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4萬多平方公里。

  “良好的生態是呼倫貝爾最大的特徵、最重要的資源、最大的本錢,也是最大的優勢財富,我們要把這片資源保護好,讓其成為‘美麗中國’的示範區。”

  為了更好地推進生態建設,張利平建議國家儘快建立健全生態補償制度,出臺配套政策和實施意見,從資金和政策上支援地方黨委政府加大對生態補償制度的落實力度。

  此外,還要進一步提高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標準、把沙地治理納入國家規劃、落實國家大小興安嶺規劃,尋找替代産業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