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
- 發佈時間:2015-03-06 00:29:5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種吃食,為什麼被叫做元宵?這個節為什麼被叫做元宵節?
昨天是中國人最在乎最熱鬧的假日——春節的尾聲——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上元節、燈節。小的時候就聽家裏老人説,過完正月十五,這個春節才算過完了。
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正月十五吃元宵,以至於只管這個日子叫做元宵節,直接用食物命名。那時會早早就去點心店門口排長長的隊,就是為了買了元宵晚上吃。那搖出來的元宵不像湯圓,只要在開水裏煮上一煮,面屑就會掉下一些成為濃濃的元宵湯,帶著糯米麵的香滑,和元宵一起成為我美好的記憶。以至於現在,比起北方滿是粗糙白糖的元宵,我已經更愛南方口感細膩潤糯的湯圓,但是為了喝到元宵湯,我還是會買些元宵來煮,而且我發現,和我年齡相倣的人,像我這樣喜歡吃湯圓但還是貪戀元宵湯的人,還真不算少。
佳節總是和美食聯繫在一起,尤其在食物匱乏的年代,許多節日連名字都直接和食物連在了一起,比如農曆八月十五,我小的時候就直接被人們叫做月餅節;農曆五月初五,也被直接叫做粽子節,直到後來食物不再是人們生活注意力中焦點中的焦點,這些節日才恢復了它們端莊典雅的傳統稱謂——中秋節、端午節。想了想,只有元宵節,在我的記憶中稱謂一直沒有變化,但是通常習以為常的事大家不會探究,這種吃食,為什麼被叫做元宵?這個節為什麼被叫做元宵節?
一説元宵節來自平息“諸呂之亂”
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民同樂日,這天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賀。每逢正月十五,漢文帝不僅大宴群臣,還微服出巡,賞景觀燈與民同樂
相傳最廣的,元宵節是由平息“諸呂之亂”而來。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寵愛戚夫人,想立其子如意為太子,因皇后呂雉阻礙未成功。但從此呂后便對戚夫人懷恨在心。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到其母呂后手中。呂后為除後患,用毒酒毒死趙王如意,又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漢惠帝懼于母后的殘忍和驕橫,但又無力抗衡,最終憂懼成疾,不久便死了,以致呂后獨攬朝政。待呂后死後,呂氏一族惶惶不安,密謀徹底奪取劉氏江山。其中呂祿的女婿是劉氏宗室的劉章,他聞訊大驚,把此事通知哥哥劉襄,敦促他起兵討伐眾呂。此事一起,平日對呂氏一族敢怒不敢言的諸臣紛紛參與,諸呂之亂最終被平定。而後劉恒登基,就是漢文帝。
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民同樂日,這天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賀。每逢正月十五,漢文帝不僅大宴群臣,還微服出巡,賞景觀燈與民同樂。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樂的民間節日。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到了隋、唐、宋等朝代時,這個節日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另一説上元節來自道教
正月十五是上元一品九炁天官紫微大帝唐堯降生之日,要放天燈,祈求賜福,也就是上元節
另有一説是漢代的張道陵開始崇奉三元,南北朝時推廣三元節作為民族節日。正月十五是上元一品九炁天官紫微大帝唐堯降生之日,要放天燈,祈求賜福,也就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水官大帝虞舜生日,要放河燈,祈求赦罪,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地官大帝夏禹生日,要放街燈,祈求解厄,此為下元節。
到了宋代,宋太宗趙光義在西元990年宣佈廢除中元、下元兩個燈節,只保留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張燈三天,這三天,平時宵禁的京城也允許百姓徹夜狂歡,朝廷和各級政府一律放假不辦公,官員與百姓一起行樂,讀書的士子不必在書齋裏背書,深閨的小姐也可以到街上參與各種遊藝賞玩。上元節成為唯一燈節,也就不言而喻是最隆重的節日了。
元宵節也叫燈節
中國人喜歡在言語上講個吉祥、討個彩頭,元宵節必吃元宵,即是取“團團圓圓”的吉祥意思,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西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正月十五觀花燈,是在古代人們最喜愛的一個節慶活動,歷代文人騷客自然在此番盛景下留下許多筆墨。蘇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詩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詩中描寫了長安城元宵之夜明燈錯落、人潮涌動,深更時分人們仍不願離去的情景。而郭利貞在《上元》詩中則這樣描繪觀燈的情景:“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你看,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家家門外月華如晝,男女老少街上觀燈,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描寫燈節盛況的詩詞還有很多,如宋代朱淑真《元夜》所寫的“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聲鬧春風”“已見炬如千樹列,更看燈似百花開”“千家春不夜,萬里月連宵”“明月千門雪,銀燈萬樹花”“笙歌歸院落,燈火接樓臺”等,寫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燈、觀燈的歡樂情景和美好祝願。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除了要挂起綵燈,燃放焰火,還要做些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有趣,響應者眾多,猜燈謎也是極富代表性的元宵節節目。
傳統的節日必得吃些應節的食物。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是從宋代開始,當時民間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元宵節吃湯圓,最早見南宋詩人宋必大的《平園續稿》,書中有“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的記載。宋時的浮圓子,亦名湯糰。那麼,這類以米粉為料的“圓子”為什麼能成為上元的應節食品呢?中國人喜歡在言語上講個吉祥、討個彩頭,元宵節必吃元宵,即是取“團團圓圓”的吉祥意思。
不少文人墨客連元宵的味道以及煮吃製作的過程都有精描細繪。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詞》不但道出當時的元宵是何種餡、什麼米,甚至連誰家的粉好等都寫得清清楚楚:“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説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李調元的《元宵》詞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他所描繪的是南方元宵節的場景:“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實在是真切生動,活靈活現,妙不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節還是一個中國傳統的浪漫節日。
在古代,年輕女孩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清規戒律,但在元宵節是一個例外,女孩子被難得地允許走出家門擠進人流觀花燈、看演出。借此機會,男女相悅,歷代詩詞中,也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的。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把此情此景描述得淋漓盡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恐怕也是描述上元之夜最有名的詞句了。再有如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詩人雖然在上闋點明瞭“去年元夜時”,癡情的男子在“人約黃昏後”感到的甜蜜;但在下闋便寫出了“今年元夜時”,因“不見去年人”的哀傷,以至於“淚滿春衫袖”,讀來不免讓人心生悵惘。
讀著這些古人的詩詞,眼前當真能浮現明燈錯落歡聲笑語出情景。如今大家住在高樓裏,窗外的燈越來越多,古今中外的節日越過越多、越過越雜,卻再感受不到那麼濃烈的節日氣氛,就像吃元宵,只有小時候那一年吃上一次的元宵才最美味,連記憶中的元宵湯都是不能忘卻的留戀。寫到這裡不禁一笑,人,就是這樣吧?逝去的永遠最美好,記憶中的永遠最珍貴,既然如此,那就製造現下的美好,留待以後回憶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