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企撤離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 發佈時間:2015-03-04 20:29: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莫開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日本知名鐘錶企業西鐵城在華宣佈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同時,微軟也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並加速將生産設備運往越南工廠。此外,松下、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也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

  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當口,外企撤離對中國經濟確實帶來不利影響:一方面,中小微企業不景氣,就業壓力本來較大,而外企撤離無疑推高了國內失業率。另一方面,目前財稅增長創歷史新低,而外企撤離無疑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此外,外企撤離也會在國際上帶來負面影響,使一些外企誤以為中國有意驅趕,給後期外資進入中國帶來影響。

  然而,從長遠看,外企撤離中國並非壞事。首先,它給中國家電等製造業留下足夠空間,在短期內失去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為國內製造業帶來更多市場機遇。因為地緣關係增加運費和國外産品進入中國市場需繳關稅,外企産品進入中國市場必然造成價格上漲,競爭力會有所下降。

  其次,外企撤離後,一部分高精尖技術、管理人才進入中國製造企業,為中國企業技術更新和改造輸送了合格人才,為生産高精尖産品蓄積了能量。同時,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也會對中資企業帶來很大觸動甚至是革命,將對推進中國製造業技術進步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外企撤離主要為勞動力密集和低成本低端家電製造業,從某種意義上説,既可解圍中國製造業用工不足,也可減少環境污染。微軟諾基亞、松下等國際知名企業撤離中國的生産能力絕大多數都是低端製造,也是中國下一步需要調整的産業,對優化中國産業結構具有一定作用。

  第四,外企撤離,可讓中國政府進行系列深層經濟政策思考,推出更利於加快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戰略決策和規劃。如適當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提供較為充足勞動力、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對産業重新規劃佈局,要求製造企業向世界高精尖看齊,發展相關産業緊跟世界科技潮流和把握世界消費趨勢,確保製造産業時代性和先進性。同時,鼓勵中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企業“走出去”,從而擴大中國製造業在世界市場佔有份額,為中國製造業參與世界競爭、分享世界經濟發展紅利和分散經濟風險奠定基礎。

  尤須指出的是,外企撤離更能迫使中國政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目前在住房、物價、環境治理等方面加大力度,改善生活環境,並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精簡和下放力度,提高行政辦事效率、監管效能,改善經濟活動環境,才能再次增強中國吸引外資能力,為歐美等製造強國企業的高端産品進入中國創造條件。

  (摘編自3月4日中國網文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