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移動網際網路助力實現智慧民生
- 發佈時間:2015-03-04 17:0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3月4日消息 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將“人”與“公共服務”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全面連接,將大幅提升社會整體服務效率和水準,實現智慧民生。
醫療、打車、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各種形式的民生服務都逐漸可以在手機上實現。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移動網際網路不僅為我國資訊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使得社會公眾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各種公共服務。移動網際網路將“人”與“公共服務”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全面連接,將大幅提升社會整體服務效率和水準,實現智慧民生。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開幕。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馬化騰帶來了四個建議,其中包括《關於運用移動網際網路推進智慧民生發展的建議》。
馬化騰認為,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帶動和促進交通、醫療、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資訊化的跨越式發展,對於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提升均等服務水準、實現資訊普惠全民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移動網際網路連接“人”與“公共服務”
移動互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每人平均每日使用時長為3.7個小時,比2010年增加了1.1個小時。辦公、娛樂、購物、學習、看病、理財等日常生活服務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同時,目前我國網際網路用戶6.4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滲透率達到85.8%,高於全球平均的58%。
據了解,微網志、微信已成為我國政府部門發佈權威資訊、加強政民互動、引導網路輿論、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陣地。看病掛號、交通出行、交水電費、轉賬匯款等越來越多與民生相關的公共服務都可以在手機端上辦理完成。
截至2014年底,各級政府已經在微信上開通了近2萬個公眾賬號面向社會提供各類服務,經新浪認證的政務微網志達到13萬個。從實踐看,基於移動平臺開展電子政務,可以幫助政府向不同地區、不同社會階層的老百姓提供更貼近需求、更均等的公共服務,將資訊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像廣州市通過開通微信“城市服務”功能,將醫療、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17項民生服務匯聚到統一的平臺上,市民通過一個入口即可找到所需服務,諸如戶口辦理等基礎服務也無需多次往返公安辦事窗口,手機上即可一次性完結。目前該賬號已經服務91萬廣州市民。
此外,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為創新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模式、破解重大民生問題提供了新的機遇。例如,基於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平臺的移動醫療模式使得患者在手機上可直接預約掛號、交費、候診、查詢報告等,無需在醫院大廳多次排隊,有效縮短了就醫流程。丁香醫生、春雨醫生等手機醫生問答類APP通過醫生線上問診,遠端即可解決患者30%-40%的諮詢問題,減少患者去醫院就診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資源的緊缺。
再如,各類空氣品質監測APP讓每個人都能實時了解空氣品質情況從而提前做好出行準備,當發現污染空氣的行為或現象時也可通過線上舉報,實現全民監督。車載智慧系統、定制公交等應用的廣泛普及對於綠色出行、降低能耗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響智慧民生實現的因素多元
儘管近年來移動互聯在創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但相比智慧民生、資訊惠民的最終目標來説,還存在較大差距,仍有一些問題亟待突破和解決。例如,各級政府對移動互聯在服務民生方面的價值和優勢還沒有充分認識,部分城市還停留在傳統資訊化的理念上,重軟硬體基礎設施投入,輕應用開發。
馬化騰表示,移動網際網路融合創新已催生出移動支付、位置服務、移動醫療、線上課堂等一批跨産業新興民生應用,但在技術和業務標準、資訊資源共用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缺乏統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民生領域的資訊系統基本是由各個部門分別主導建設的,對於開放共用與協作考慮不足,再加上條塊管理的體制原因,導致資訊孤島、數據壁壘現象較為普遍。相比之下,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將數據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個國家制定了開放政府數據計劃,其中圍繞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的數據在開放數據中佔比最大。
馬化騰建議,在脫敏和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通過制定政府數據開放計劃,推動公安交警、交通、醫療衛生、教育、信用、社保、地理等與民生相關的政務數據向全社會開放。通過統一存儲平臺,整合規範、數據標準和數據服務,形成面向民生的公共數據資源池,實現數據共用應用。同時,引導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平臺企業和機構基於這些數據開發更多的民生類應用,並反向將進一步採集到的數據開放給公共數據資源池,形成全社會開放大數據的氛圍和良性迴圈。
移動互聯加快運用於民生領域
目前,國家發佈的《關於加快實施資訊惠民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高技[2014]46號)、《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14]1770號),都將為民、便民、惠民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
馬化騰建議,各級政府在推進“智慧城市”、“資訊惠民”等工作中,還應充分認識移動互聯的作用,把加快移動互聯對於民生領域的應用滲透工作,納入整體工作佈局,從而統籌相關資源,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儘管“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作為主要任務之一被納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但現有的一些評價體系在權重設計、指標設計方面與加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還存在偏差。
馬化騰認為,需加快建立適用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電子政務評估體系,切實把發展電子政務的積極性引導到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來。此外,産業環境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
例如,發揮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建設面向三農的移動網際網路綜合資訊平臺,創新三農資訊資源採集方式,真正讓移動互聯惠及6億農民。
再比如,通過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財稅政策,鼓勵企業和開發者深化應用創新。鼓勵公共服務部門加大與軟硬體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等的合作力度,深化移動網際網路在智慧交通、環境保護、線上教育、移動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