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引領 護航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3-01 05:52:0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作為“四個全面”發展戰略之一,依法治國如何在2015年全面推進,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3月1日,《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開始施行。同日施行的還有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和航道法,前者規範政府採購行為,打造“陽光”採購;後者為“黃金水道”撐起法律保護傘,促進水路運輸發展。
法與人們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密不可分。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國家治理的新境界,作為系統工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提出,在國家治理領域掀起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一道,被稱作“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又因其內在緊密聯繫而成為前後呼應的“姊妹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轟轟烈烈的改革要于法有據。隨著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邁入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法治對改革的引領和護航作用愈加明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描繪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並制定了180多項改革舉措,涵蓋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多個層面。
若要有良法可依,必須打好立法基礎,明確立法權力邊界,從體制機制和工作程式上有效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律化。作為規範國家立法活動的根本依據,立法法頒布實施14年後啟動修訂程式,2014年已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聽取和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將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通過立法法的修正對整個立法活動作出調整和規範,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具有重要意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藉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已成為新時期反腐的最強音。“打虎”“拍蠅”的反腐將是今年兩會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曬出“權力清單”,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是依法行政的題中之義。2014年召開的4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有21次部署“簡政放權”。建立行政機關內部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對錯誤決策行為的終身負責制和責任倒查機制……,就如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已作出新設計。
近一段時間以來,從呼格吉勒圖案等重大冤假錯案的糾正,到最高法院巡迴法庭掛牌、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試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框架意見的出臺,近200多項具體改革舉措密集推出,中國司法改革闊步向前,穩健而行。而提請人大會議審議的“兩高”報告,則將明確2015年中國司法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法治,就在你我身邊。法治的實現,需要人人對法律懷揣真誠的信仰和尊重。2014年12月4日是首個國家憲法日,全社會開展了生動的憲法教育活動,學憲法、懂憲法、用憲法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年兩會上,法治觀念如何進一步深入人心,進而實現全民守法,將備受關注。
在公平正義的陽光下,改革成果人人共用。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元年,兩會關注的既有頂層設計也有具體操作,既有規範立法也有守法尚德。我們有理由期待,“法治”將不再只是冰冷的條文法令,而是每個公民都平等擁有的權益,既看得見也摸得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