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場人狼之情的洗禮
- 發佈時間:2015-02-28 01:31:1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文·楊 雪
《狼圖騰》小説是流著淚讀完的,對小狼短暫一生的遭遇久久不能釋懷。如果説此書是一部絕佳之作,那些缺乏文采且時而重復的冗長敘事、借人物的思考探索而生硬地拋出觀點,以及末了過於平鋪直敘的對話等等文學性缺陷,其實是難以説服自己的。但它所觸發和挖掘到的那種源自心底、伴隨著陣痛的感動,卻是從一些看起來要素齊全的文學作品中難以獲取的。也許,略顯笨拙的文字,恰好能卷裹住草原的淳樸,反而渾然真實。所以雖不能完全認同一些觀點及其他,卻對故事本身喜愛有加。
《狼圖騰》電影也是流著淚看完的,電影開場時空靈的音樂一響起,那種從幻象到具象的莫名感動就再也抑制不住。可以説,電影拍得比較單純甚至單薄,但對於一個外國導演而言,不可能指望他對顛覆性歷史觀和特殊時代背景有多少領悟。正如同對小説的感受一樣,即便難以接受對例如巴圖的死、陳陣和嘎斯邁的感情戲等情節改編,卻不影響對電影本身的喜愛——除了拍攝狼群圍捕黃羊、圍攻馬群的技術因素外,小狼命運的改寫,讓原本灰暗的色調跳出一抹明亮,在結尾處留下一絲溫情和希望。
原著中,陳陣對小狼的愛和小狼桀驁不馴的天性之間的矛盾是無解的:為了安全養育小狼而拔斷狼牙,它便喪失了捕食能力,無法回歸自然。因此倔強的小狼在搬家時不肯一起走,會死;勉強上路,掙扎過後還是死。再假如陳陣沒有收養小狼,它很可能還沒睜眼,就被人送去見騰格裏(天)了。小狼的苦情命運似乎註定,讓人感受到一種無力回天的懊悔。電影則很好地繞過這個矛盾,重新編寫時間線,最後還小狼以自由,讓這段人狼之情畫上童話般的句號。
陳陣和小狼的友誼似乎戲裏戲外都得不到人的認可。戲裏的人恨小狼,戲外的人挖出各種證據證明狼不可能像狗一樣和人做朋友。但小説就是小説,電影就是電影,為什麼非要在虛構中考證真實?我始終相信人和動物之間有一種生命體本能的惺惺相惜,我也寧願相信在小狼心中陳陣就是狼爸,無論是“不自由毋寧死”還是放歸草原的結局,在小狼心中都印著陳陣的樣子,念著養育的恩情。文學作品的魅力在於給我們足夠的空間想像一份美好和純凈,如果硬要較著真來擠壓這個空間,就太沒勁了。
在中華民族的字典裏,“狼”是沒有好詞可組的。然而,與狼顯而易見的狡猾、暴力、血腥相比,人的手段有時可謂更“棋高一著”。人可以笑裏藏刀,口蜜腹劍,殺人不見血,吃人不吐骨頭,這些都讓智力有限的狼“望塵莫及”。在卑鄙的外來者借助吉普車用平行追逐的伎倆把狼生生累死的那一刻,畫面中昂首倒地的狼顯得何其壯烈,而杵在那發愣的人又顯得何其卑微!至此,狼在人的認識和情感中,似乎又豐滿了一層。
另外,對於所有能夠傳遞正能量的事物,我們可否陽光一點,多捕捉美好,少吹毛求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