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造林記
- 發佈時間:2015-02-27 00:32:09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説,在雨潤風柔的南國,樹木在生長中享受生命;
在風猛沙礪的三北,樹木自紮根之日就開始承擔使命。
它們,在用自己的身軀,築起祖國山河的綠色長城。
而培育它們的三北人民,是用生命之筆,繪出改變命運的宏偉畫卷——
行車赴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白芨灘治沙林場,道路的顛簸不時引起車上的人一陣驚呼。這裡地處寧夏平原與毛烏素沙地抗爭的最前沿,70%的面積為荒漠化土地。
冒著刺骨的寒風,跌跌撞撞爬上一個平臺舉目遠眺,昔日滾滾流動的狂沙馴服地躺在延綿連片的方草格中頗為壯觀。遠處,已經治理過幾年的草方格中,一叢叢灌木在冬日中雖然顯得灰濛濛的,但挺立的身軀顯示出一股不屈的勁頭。
其實,沒有親歷過在黃沙漫漫的沙地中種樹的人,也許並不能深刻理解在這種地方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到底有多難。
“在這片沒有任何建築遮擋的地方,想要固定沙丘、種活一些植物,首先得將腳下的土地鋪滿草方格。”回想起幾十年來的治沙經過,白芨灘防沙林場原場長王有德依舊記憶如新。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至今仍平均每天工作14個小時,往來于各個綠化點之間。皮膚已被風沙磨礪的粗糙、黝黑;伸出的手上,厚厚的老繭述説著曾經的生活——
三伏天裏,沙漠地表溫度可高達六七十攝氏度,膠鞋都會被灼熱的沙子燙得變形;寒冬裏,凜冽的狂風夾帶著粗糲的沙子撲面而來,如刀割一般。有時千辛萬苦埋下的草方格,一夜間被風沙埋沒、化為烏有,只能不停地重新補種,直到其牢牢禁錮在沙地上……
這就是王有德和他的夥伴們的治沙生活,數十年如一日,以每年治沙造林3萬畝的速度,在浩瀚的毛烏素沙地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
其實,王有德只是三北地區千千萬萬造林人的一個縮影。
在陜西省靖邊縣東坑鎮金雞沙村,一位普通農民牛玉琴用20多年的時間從第一棵樹種起,把11萬畝茫茫荒沙變成了林草覆蓋的綠色家園;
在甘肅武威民勤縣薛百鄉宋和村,曾經年僅19歲的村支書石述柱帶領著村民一幹就是50年。全村老少天一麻麻亮,推著獨輪車,背著筐,帶著炒麵、幹饃走進沙窩。他們從幾裏以外把黏土拉回來,再一筐一筐地抬上沙坡。就是靠著一種堅韌的精神,一條長9公里、寬2.5公里的綠色屏障建立起來,使從前風沙肆虐的“逃荒村”變成了林茂糧豐的“小康村”。
如果説三北人民最初治沙、植樹的動力來自於因為長期飽受生態惡化之苦,充滿著對改善生存環境的強烈期望;到後來,當山河披上綠裝之後,經濟效益也逐漸凸顯。
從前肩扛手提的方式已不能滿足三北人民渴望生活富足的需要,新的探索已經開始——
當地人民和眾多林業科技工作者,通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讓數以千計的適用技術和科研成果,在三北地區的林地里落土發芽,使農民群眾在播綠治沙中實現了增收致富。
張應龍就是其中的一員。這位曾在北京一家外資公司任過副總經理的“白領”一次偶然看到了家鄉神木縣境內各醜溝黃沙漫天的情景,感到擔憂的同時也看到了這片荒地蘊含的商機。他以個人名義投資了50萬元承包了那裏40余萬畝的荒地,打算開始造林治沙護水。可惜,單憑一己之力支援,光靠幾個人衝鋒陷陣,想要完成浩大的生態工程,根本是天方夜譚。
在把投資的錢花的精光後,張應龍反思了這種單打獨鬥的方式,開始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治沙造林。在他的倡導下,“神木縣生態保護建設協會”于2004年成立了。以這個協會為橋梁紐帶,他爭取到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再加上社會捐助和他本人的資金,他又投入共計2300多萬元用於治沙造林事業。
通過自身實踐和考察學習,他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治沙思路——在林種搭配上,確定以灌木、鄉土樹種為主,實行“灌、草、喬”相結合的方針;推廣種植長柄扁桃、蒙古扁桃、沙棗、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樹種,為建設生物質能源基地打基礎。
確立了發展方向,張應龍大刀闊斧地尋求科技支援,他與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進行了長柄扁桃人工繁育和旱栽技術試驗、長柄扁桃産業化開發、沙地柏豐産林栽培技術、水蝕風蝕複合區生態治理模式研究等科研項目。尤其是通過研究,他發現,外表並不起眼長柄扁桃,不僅是防沙治沙的優良樹種,而且極具開發利用價值。不僅可以開發出高級食用油、蛋白粉、苦杏仁苷等,還能作為生産活性炭等戰略資源的原料;不僅可以防沙治沙、改善沙區生態環境,還可以增加我國食用植物油供給,有效保障國家糧油安全。
如今,在張應龍的治理下,不僅各醜溝流域生態條件已有很大改觀,植被覆蓋率達到60%左右,局部小氣候明顯改善;以長柄扁桃為代表的林業産品也逐步開始産業化進程;此外,神木縣生態保護建設協會的會員數已達數千名,甚至還有美國、日本、南韓、加拿大等國的專家和志願者參與其中。
牛玉琴在參觀了長柄扁桃滴灌試驗園後感慨,“張應龍那個治沙,時間比我治得遲,面積卻最大。我感到人家的那個治沙上了新科技。我是靠一把鐵鍬、一個架子車、一家人。他跟我的不一樣。現在我也要學一學人家的科技。”
告別了“小米+步槍”的配置,三北地區的人們與時俱進。
在白芨灘,昔日生態條件極其惡劣的貧困林場,如今已是物種豐富、生態優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些外援林業科研項目紛紛落戶;同時,林場還開發沙地果園、建立苗木花卉培育中心、發展養殖業、興建設施溫棚。
在宋和村,石述柱帶領著村民們主動適應市場,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种經營,全村綜合經濟實力也有了明顯提高……
如今的三北地區,風兒仍年年翻動蔥蘢繁茂防護林,每一支柔條都如同琴弓絲弦,奏鳴著三北務林人的業績與精神。就是在那一處處曾經拒絕生命的荒原上,三北造林人的印跡,正化為抹不去的生命標記。
日月更替,精神永存。回顧這1/3個世紀裏,這些不甘命運、奮力拼搏、堅忍不拔,永遠向上的人們接力奮戰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凝練成了“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鍥而不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人為本、造福人類”的“三北”精神,她們正以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們在建設生態文明進程中銳意進取、奮勇前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