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農顧問”年薪十萬 “候鳥農民”組團種菜

  • 發佈時間:2015-02-25 01:31: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三有約

  文·周 勉

  “同樣一畝地,我能種出比別人多一半的産量來。”説起自己的種菜手藝,程式枝自信滿滿。今年48歲的他種了30年蔬菜,現在的身份是湖南省寧鄉縣龍馬蔬菜基地拿著十萬年薪的技術顧問。

  近幾年,隨著社會資本的不斷投入,各地蔬菜基地、農業莊園的數量大增,帶來了巨大的用工需求,農場主和基地老闆不惜開出高薪吸引那些有經驗技術、能吃苦耐勞的傳統農民。鄉親們也發現,和到工廠打工相比,自己的老本行原來更賺錢。於是許多農民開始像候鳥一樣,紛紛“組團”輾轉各地務農。

  程式枝老家在安徽和縣,那裏是和山東壽光齊名的蔬菜之鄉。從18歲起,老程就跟著當地師傅學習種植技術。不管是種茄子黃瓜,還是種豆角辣椒,他都得心應手。

  老程説,近幾年到和縣求賢的老闆越來越多,不少種菜“老把式”成了“新寵兒”,紛紛到廣東、浙江等地當顧問、做指導,光自己村裏就有十來人。

  2013年,龍馬蔬菜基地老闆劉海波用“三顧茅廬”的誠意將眾人追逐的老程請到寧鄉。第一年,老程就指導種出了長沙地區此前都沒有的大紅椒,光這一個品種就為基地帶來了20多萬元的效益。“我的基地以前也請過農業專家,但還是老程好使,既懂理論知識,又能實際動手。”劉海波説。

  除了像老程這樣“顧問級別”的農民越來越搶手,從事具體生産的農民也開始走俏。在湖南道縣,每年9月會有300多個來自貴州、雲南的農民到這裡的蔬菜基地打工。次年5月生産淡季之後,他們便像候鳥一樣,“飛”到廣東、河南、浙江等地繼續務農。

  36歲的羅長勝來自貴州安順,是其中一支“候鳥務農隊”的領隊,隊員有兩百多人,大多都是他的老鄉。羅長勝説,離開道縣後,這兩百多人會化整為零分成幾個小隊到不同地方。比如廣東,那裏做供港澳蔬菜的基地很多,再比如江浙地區,做精緻農業的中小型農場很多,而北方幾個省的大棚蔬菜也很有規模。

  “這些地方很缺人。我手機裏存了幾十個老闆的電話,他們都得事先打電話來跟我預約。”羅長勝説,不管在哪,老鄉們每月的收入都能穩定在5000元以上,而作為領隊,自己還會額外再獲得一筆報酬。

  2013年起,道縣縣政府為了吸引更多的“候鳥農民”,不僅協助蔬菜基地為他們修建單間宿舍,還為他們的孩子在當地入學提供便利和補助,每年淡季父母都到外地務農時,還派專人照顧這些孩子。

  “湖南的蔬菜基地和合作社數量比五年前增長近一倍。由於蔬菜生産需要精耕細作,目前難以實現機械化,對肯吃苦、有經驗的傳統型農民的需求非常大。”湖南省農委蔬菜處副處長羅偉玲認為,農業發展呈現的新景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回歸土地,未來幾年這樣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