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深處春意濃
- 發佈時間:2015-02-22 05:38:1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久違的陽光穿透雲霧,灑向高山叢林。春節前夕,《經濟日報》記者驅車從重慶彭水縣縣城出發,沿著曲折的鄉村公路一路往東,彎彎轉轉1個多小時後來到了位於武陵山腹地的鬱山鎮大壩村。
這裡平均海拔超過800米,四面環山,土地貧瘠,500多戶人家散居在大山之中。紅薯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口糧,村裏流傳有“紅薯半年糧”的説法。村支書劉祖超説,大壩村早前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貧困人口占到70%,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500元。
2012年,大壩村全體村民拿出各家微薄的積蓄,投工投勞,肩挑背扛、一錘一鏟,硬是修起了近1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路不通,紅薯種再多也變不了錢。”站在村委會辦公樓前,望著眼前的水泥路,56歲的村民黃鐘渝感慨萬千。她清楚地記得,為了趕時間,村裏的男人們把鋪蓋卷帶到工地上,餓了就啃家裏送來的紅薯洋芋,累了就倒在碎石子上休息,醒來又接著幹活。
在山坡上見到羅輝雲的時候,他正掄著鋤頭在山間翻土、除草。今年63歲的羅輝雲,在村裏相繼幹過12年的村黨支部書記、10年的村委會主任,2013年底才退休。他的家離村口不遠,是一棟兩層的水泥小樓,白墻褐檐。羅輝雲説,水泥路修通後,村民們種紅薯積極性提高了,家家戶戶都盼著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
可是一季收成後,村民們一算,發現産量並不高。大家開始犯嘀咕:大壩村是丘陵地、黃泥土,本是最適應紅薯生長的,為啥産量提不上去呢?為此,羅輝雲專門從縣上請來了農業技術專家,原因清楚了:一方面是品种老化,村裏多年來一直種的品種叫白花苕,始終沒換過新品種;另一方面是栽培技術不規範,家家戶戶用的都是老辦法,在地裏挖個溝,紅薯苗栽下去,再放點農家肥,然後基本就是看天吃飯。
引導村民接受新品種和新技術,村裏的幹部們可沒少費心思。大壩村村主任田營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村支部光是動員座談會就召開了15次,還挨家挨戶到府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弊,但是收效甚微。
“還是觀念陳舊問題,窮怕了,不敢接受新事物,多數人都抱著觀望的心態。”田營峰説,村裏最後想到了由大戶來帶動示範的辦法,動員了3名外出務工的村民回村創業,通過流轉農民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
譚德勇如今是大壩村的紅薯種植大戶,他17歲就到廣東打工,2012年開始回到村裏種植紅薯。説起品種改良帶來的效益,譚德勇説:“剛回來的時候,我在自家10多畝的地上種了老的白花苕品種,産量不到3000斤,每斤賣0.4元;2013年引進紫薯,雖然産量降到每畝1500斤,但每斤能賣1.5元;2014年,我在村裏流轉了700多畝山地,引進徐薯等幾個紅薯新品種,平均每畝産量5000斤,産值均價0.5元,扣除成本後毛利近50萬元。”
産量上去了,銷路怎麼解決?譚德勇自信地説,大壩村的紅薯不愁沒市場。為啥?因為村裏採取的是“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基地”發展模式,農戶直接與鎮上的“龍須晶絲苕粉專業合作社”簽訂種植合同,不僅實行訂單生産,保護價收購,合作社還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紅薯品質有保證。
一個以大戶為主導、全村脫貧的發展局面正在大壩村逐步形成:2014年,大壩村共種植紅薯3500畝,其中2000畝由3個大戶做;2014年村裏實現紅薯産值787萬元,比2013年翻了5倍;村民僅在家務工實現的每人平均年收入就有近1000元。
在為種紅薯脫貧致富感到欣喜之餘,村裏的種植大戶們對於進一步的發展,卻有些犯難。“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從農戶流轉土地問題,村裏的土地流轉是一年一年流轉的,今年有一大部分村民的土地租金價格要上漲;二是山上的田間耕作道路不完善,紅薯收成都是通過人工肩挑背扛運送下山,成本也很高。”種植大戶曾紅建説,自己期盼著村裏的農田水利設施和路網建設能早日完善。
農戶們的顧慮是村幹部正思考解決的問題。劉祖超説,受益於縣裏産業扶貧資金的投入,大壩村今年將新增10公里田間耕作道,12公里山間人行路,建設18個灌溉用的水池,可滿足3500畝山地的灌溉。
放眼希望的黃土地,劉祖超喜笑顏開:“以前窮,村民們説‘紅薯洋芋包谷粑,我們都要一起抓’,現如今紅薯起來了,大家都説‘紅薯洋芋包谷粑,我們一天笑哈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