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立足發展新常態創新轉型作表率

  • 發佈時間:2015-02-17 08:31:1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蘇華西新市村黨委副書記周麗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成效。進入新的2015年,華西的各方面形勢都非常好。元月5日,集團公司與八大公司董事長簽下了可用資金30.5億元的目標,比2014年增24.02%;二是全年發展開局好。上個月,我們實現的可用資金、上交稅金,均高於去年同期,取得了首月“開門紅”。能有這樣一個好的開頭,關鍵是在2014年,華西認真做到了“三個新”:

  引領新常態,融入新理念。新常態要有新理念,不能簡單地用過去的辦法處理現在的事情,而要辯證地用創新的思維應對複雜的變化。説白了,一要按規律辦事,二要從實際出發,三要用創新辦法。過去的一年,華西始終以“信仰不變、為民不變、夢想不變”為原則,堅持了“走自己的路,幹自己的事”,做到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立足新常態,瞄準新目標。轉型,首先要轉思想,思路決定出路,思路不準可能就是絕路。一年裏,我們堅持在與時俱進中,讓思路變清;在推陳出新中,讓做法變活;在破浪前行中,讓能力變強。在産業轉型上,我們促使了“數量轉品質”邁上新臺階、“體力轉腦力”步入新境界,形成了多點出擊、四面佈局、成績突出,多方合作、全球佈線、成效顯著。去年,集團共完成可用資金26.59億元,上交稅金9.82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了1.2%和12.19%。新的一年,我們總的目標,就是爭取3~5年內,使傳統産業與服務業的利潤貢獻率從“四六開”邁向“三七開”,從而使發展更加穩健。不僅如此,還進一步加快了農業的轉型發展步伐。從去年開始,不僅到貴州種植了有機大米,而且還與日本有關方面展開闔作,讓農民學習日本的農業新技術,先在華西嘗試種植,最終推廣普及,力爭為食品安全作出示範和引導。

  順應新常態,擔起新責任。在群眾路線實踐過程中,為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深入實施了“黨員聯戶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

  華西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確保做到“依法治村、依法治企”。具體來説,主要體現為“三個有”:

  有一套科學健全、與時俱進的治村制度。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老書記反反覆復地強調華西的特色“三制”。他認為,50多年來華西之所以能又好又快的發展,得益於我們創造的獨一無二的“三制”:一是體制。既有“一村兩制”、“公私合作”,又有“村企分開”、“一分五統”。二是機制。始終遵循“多提積累少分配,少分現金多參股”的分配方式,堅持“集體控股,個人參股”的經營機制,激勵與制約結合,既保證了個人富,也保障了集體富。三是班子。現在的班子不僅領導有方,真心為民,而且“老中青結合,文武將雙全”。

  有一個素質過硬、紀律嚴明的治村班子。多年來,華西形成了這樣一個幹部標準,就是“三正”:辦事認真、處事公正、經營廉政。“三平”:政策水準、管理水準、技術水準。“三守”:守法、守約、守信譽。“三能”: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進能出。“三不倒”:難不倒、誇不倒、嚇不倒。同時,華西堅持民主法治建設,最重要的是做到了把什麼事都交給老百姓討論,實現民主集中。

  有一個充分民主、發展為民的治村群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華西村就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行黨務、村務、廠務“三公開”。吳協恩書記提出,“不是少數人監督多數人,而是多數人監督少數人”。根據民主測評結果,“合適的人要請上車,到站的人開心下車,坐錯的人要換輛車”。元旦前,我們還對35歲以下的590名青年村民進行了綜合考評,考評下來約90%的人都在平均水準以上。吳協恩書記認為,既要管好幹部,又要教育好幹部。管好幹部光靠自律不保險,要靠制度與自律“雙約束”。而制度的建立要有度,要符合“依法治國”的理念。比如公開幹部收入,這是保護幹部的新制度。其實群眾不怕你多拿,就怕不知道你拿了多少。時間長了就不信任你了。過去我們窮,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富了,為什麼矛盾反而更突出了呢?所以,經濟越發展,越要體現公平性,尋求新的和諧點。而制度建設,既要民主,更要體現法治精神。你公開了他的收入,還要保護他的權益。華西在村規民約上怎樣結合依法治國進一步完善,這將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華西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重在“三個依”:依法治村、依法治企、依規治黨。這已成為每一個華西人應有的責任,就是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融入到頭腦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覺習慣,從而營造依法治國環境,反過來也必將推動經濟發展、政治文明、社會穩定。

  這些年來,華西不僅與農民日報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且在雙方的交流中獲益匪淺。

  一是讓我們學到很多。我們老書記曾經説過,《農民日報》不僅是我們農民的報紙,而且也是我們農民的娘家。這麼多年來,這份報紙為我們的“三農”工作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導思想。華西在打造“天下第一村”的過程中,也從《農民日報》身上吸取了很多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舉措。

  二是推動了我們工作的開展。對照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們吳協恩書記提出了“全面推動依法治村、依法治企”。這次農民日報社舉辦基層編委代表集體學習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也是在第一時間傳達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必將推動農村的新一輪發展。

  三是使我們感悟很多。現在,農民日報社正在新聞媒體融合過程轉机型。華西也正以“不是要我轉,而是我要轉”為理念,以“數量轉品質、體力轉腦力”為戰略,積極向三産服務業轉型。雖然轉型的方式不一樣,但方向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長遠、更持續、更健康的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