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用創新引領我們建功立業

  • 發佈時間:2015-02-17 06:57: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7年以前,中國還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然而短短幾年,中國高鐵就走完了其他國家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的路程,實現了從“追趕”到“領跑”的跨越,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張新名片。站在2015年歲首,回望一根根鐵軌蜿蜒前行的跋涉歷程,“創新”正是鐫刻其上的醒目標記,啟示我們:對國家、對民族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略決策,想定了就要有決斷,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創新開闢了後來居上的高鐵之路。要打開我們自己的高鐵之“門”,需要自主創新這把“金鑰匙”,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機械、電力、資訊多領域齊頭並進,部門、行業、院校、企業條塊分割逐一打破……通過矢志不渝的自主創新,中國高鐵的建設者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使中國完成了從高鐵技術輸入國到輸出國、再到技術標準制定國的完美轉身。可以説,高鐵“彎道超車”的每一公里,都離不開科學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的堅實“路基”。

  創新打破了産業轉型升級的“天花板”。鐵路俗稱“鐵老大”,是名副其實的傳統産業,而高鐵卻是新學科、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集大成者。高鐵加速度行進,不僅令鐵路本身衝破了原有的發展束縛,一大片製造業的嶄新藍海亦呈現眼前,全産業鏈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進程都隨之加快。如今,以高鐵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正向高端有力延伸,帶動冶金、建築、電力、電子、資訊、機械等領域迎來發展春天,製造業出口面臨新的機遇,被世界各國廣泛關注。高舉創新大旗,肩負起産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高鐵對眾多行業引領帶動的經驗更值得梳理借鑒。

  創新喚醒了沉睡的市場。電商班列、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一系列貨運産品相繼開發;烏魯木齊到福州的普速列車一開通,上座率就超過八成;“夕發朝至”的動車線路上,多了廣受歡迎的臥鋪列車;除了客運之外,貨運也駛上了高速之路……高鐵的迅猛發展釋放了既有運力,為優化鐵路運營管理提供了重要前提。幾年來,鐵路部門調整客貨運結構、參與物流市場競爭、創新特色産品,一個個曾經或無力顧及、或惜遭忽略的市場需求被發現、被開掘、被滿足。當下,鐵路運營內容更加豐富,拉動消費、製造需求動力強勁,基礎保障能力更為可靠,服務社會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是中華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脈,是引領新常態、迎接新發展的不竭動力。面向未來,由創新而生、因創新壯大的中國高鐵,仍將高歌猛進,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趕超之路。高鐵的發展告訴我們: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思路、有志向、有韌勁的人們。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後來居上、彎道超車,關鍵要看我們能否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為創新驅動發展建功立業。(經濟日報評論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