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金龍飛進美國“貧困縣”

  • 發佈時間:2015-02-16 20:17: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劼 祁星  責任編輯:羅伯特

  機器轟鳴的生産線上,梅琳達按下按鈕,拳頭粗的銅管立刻變成手指細的銅絲。金融危機讓她當了四年的“待業青年”,直到中國金龍集團在她的家鄉建了銅管廠,生活才有了轉機。“我要感謝金龍讓我過上了好日子,在這裡工作的每一天都讓我感恩,”梅琳達告訴新華社記者。

  梅琳達所在的亞拉巴馬州威爾科克斯縣有將近4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家庭年中位數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失業率卻是平均數的兩倍。縣工業發展局局長喬治·奧爾福德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一家服裝製造廠遷走以後,這裡就再也沒有一筆像樣的投資。現在這裡最大的僱主是一家有400名員工的造紙廠。當地人自嘲那裏最大的出口就是小孩,因為他們在本地找不到工作。

  2014年5月,中國金龍集團投資1億美元在威爾科克斯縣建銅管廠,並承諾兩年內雇傭300名當地員工,被當地人稱作“希望工程”。奧爾福德説,這個縣的勞動力人口不多,金龍的300個就業機會就能把當地失業率減半。

  為了説服金龍落戶,州政府專門為其修建公路和大橋,幾乎免費贈與了土地,並在稅收、能源價格上給予極大優惠。金龍投産後的消息長期佔據州商務廳網站的頭條,成為州長羅伯特·本特利招商引資的一大驕人政績。

  金龍的廠房坐落在43號公路邊。車間裏銅花四濺,設計的三條生産線中已有兩條投産。金龍把從南美進口的銅海運到這裡,加工成銅管再賣到世界各地。

  工廠目前雇傭了190多名美國員工,60多名中國員工多為技術翻譯人員。記者在車間看到,不少美國工人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寫在工作帽上。

  前不久舉行的亞拉巴馬州“中國節”上,幾乎每位來賓的發言都會提到金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記者滿場尋找金龍的代表要求採訪,還有不少從紐約、新澤西趕來的天使投資人向記者打聽金龍的近況。

  對於這樣明星般的禮遇,金龍美國公司總經理張旭輝謙虛地表示,“雖然我們邁出了‘走出來’的第一步,但是還不敢説已經成功了。”

  據張旭輝介紹,工廠運營幾個月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儘管技術和設備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生産力主要要素中的人變了,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也得跟著變。“這就好比同樣是做羊肉,在中國會做成紅燜,但是在美國就要做成燒烤。”

  張旭輝説,美國的管理理唸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中國企業要把學習到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反哺國內。

  他認為,隨著人民幣升值、中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産業升級方面的壓力加大,中國作為一個資源型製造業大國的優勢正在喪失。企業終究是要向著成本洼地、市場高地而行,去年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就體現了這種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