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質檢總局:品質監督工作將突出三大監管 銳意四項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2-14 10: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4日訊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系統要進一步用前瞻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提升改革的敏銳度,使品質監督工作成為經濟發展品質的監測站和晴雨錶.......”在2月13日召開的全國産品品質監督工作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張沁榮發表的講話為2015年的品質監督工作指明瞭方向。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剛剛閉幕的全國産品品質監督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質檢總局將消費品、電子商務産品和食品相關産品作為今年三大監管重點,提出生産許可、監督抽查、安檢機構監管和風險監控等四項制度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品質監督服務民生、服務提質增效升級的工作效能。

  三大監管重點突出民生導向

  據悉,今年的品質監督工作把消費品品質安全監管作為重中之重,提升消費品品質安全水準,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守住安全底線。加強消費品監督抽查,進一步傾斜監管資源,提高消費品抽查比重,擴大監督範圍。增加市場抽樣的品種和批次數,加快建立消費品品質安全市場反溯機制。推進重點消費品分類監管,儘快將重點消費品生産企業納入分類監管範圍。

  強化消費品品質問題處置,嚴格抽查不合格企業後處理,加大品質問題突出企業約談力度,加大品質違法行為曝光力度,督促消費品生産企業落實品質安全主體責任。完善國內消費品品質安全風險快速預警系統,建立消費品品質安全風險快速響應和聯動處置機制。及時發佈消費警示,向公眾提供消費品品質安全資訊服務。通過品質分析和問題通報、警示、督辦等方式,推動地方政府發揮領導作用,形成監管的疊加效應。搭建各方參與平臺,積極動員消費者參與到消費品品質安全監管中,發揮消費者對産品品質的選擇和監督作用。

  與此同時,以“幫、打、促”的方式,重點抓好電子商務産品品質監管,凈化網路購物環境。

  幫,即通過為電商生産企業提供品質管理培訓服務,組織專家幫助搜尋品質問題,改進生産過程品質控制,推廣先進品質管理方法,幫扶電商生産企業提升品質保障能力;

  打,即以網上熱銷、消費者投訴較多的大眾消費品為重點,加大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及時向社會公佈抽查結果,對不合格産品反溯生産源頭,嚴查違法生産企業,嚴厲打擊品質違法行為;

  促,即通過完善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公共服務平臺,發揮全國電子商務産品品質資訊共用聯盟作用,促進電商經營企業提高進貨把關和品質管控能力,完善産品品質投訴處理系統,提高産品品質投訴處理滿意度。

  突出抓好食品相關産品安全監管,是本次工作會議提出的又一大監督重點。會議強調,2015年産品品質監督工作要以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為主線,完善食品相關産品監管機制,依法嚴格食品相關産品事前許可、事中事後監管,緊密圍繞食品相關産品材質遷移安全元素,突出預先防控和安全監管,通過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和專項檢查等措施,基本覆蓋高風險食品相關産品的生産企業。

  四項制度調整彰顯改革決心

  在今年的全國産品品質監督工作會議上,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進一步深化生産許可證制度改革再次成為改革重心。

  會議提出,要按照“放、管、治”的原則,積極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以保障重要工業産品品質安全為基礎,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為核心,以激發市場活力、落實企業品質安全責任為目標,全面改革生産許可證制度。首先是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生産許可審批項目,將實施許可的産品,真正集中到重要工業産品上來。

  同時,進一步減少對企業自主行為的干預,最大幅度減少對生産許可前置條件的要求,凡不涉及産品品質安全和産業政策的一律取消。進一步優化生産許可審批程式,對生産條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換證企業,免於實地核查。完善電子審批系統,推進許可審批全程資訊化,做到“陽光審批”。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産品品質分類監管制度,督促企業落實品質安全主體責任。

  實施近30年的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制度,也是今年質監系統改革的重點。會議強調,2015年將按照依法監管、公正透明、權責一致、社會共治的原則,繼續深化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制度改革。

  一方面,要通過完善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産品品質監督檢查制度,依法公開相關工作的依據、內容及規範,加大産品品質監督抽查結果資訊發佈力度,進一步提高監督抽查透明度。

  另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監督抽查關鍵環節工作規範,加強全系統監督抽查計劃、資訊管理和聯動統籌,建立健全承擔監督檢查檢驗工作的制度規範,加大承檢工作品質考核,完善承檢機構分類監管,嚴格抽查不合格企業後處理,不斷規範監督抽查全過程。與此同時,立足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綜合運用監督抽查、風險監測、生産許可、分類監管、公開曝光、品質約談等手段,探索形成産品品質監督工作新機制,逐步取消向企業收取檢驗費用的定檢收費制度。

  以分類監管為主線,圍繞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是今年機動車安檢機構監管制度改革的方向。會議提出,2015年將進一步完善安檢機構資格管理,探索建立安檢機構資格管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明確層級監管職責,促進解決安檢機構資格管理責任不清、監管不力等問題。根據檢驗條件、管理水準、技術能力、監督檢查情況以及履行主體責任的實現程度,對安檢機構進行分級分類,實施差別化監管。加強安檢機構定期檢查、隨機抽查和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安檢機構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依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的機構和人員。

  與此同時,2015年,質檢總局將穩步推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監控體系建設,推動産品品質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整合現有風險資訊資源,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時發現、密切跟蹤品質安全敏感資訊,加強對風險資訊的整合和整合分析,有效提升風險資訊利用效率。通過向社會公開遴選風險評估專家,抓緊組建並運作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建立和完善專家評估機制,著力提高風險評估能力。

  通過及時發佈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警示,規範風險警示內容和流程,探索風險通報、約談、下架收回、執法查處等風險處置措施,實現風險處置規範化和常態化。充分運用各種風險資訊採集手段,廣泛收集分析産品品質安全事故資訊,探索開展産品品質安全風險調查,規範調查程式,實現快速處置。

  2015年,品質監督系統將以“三個轉變”為引領,牢牢抓住新常態蘊含的新機遇,準確把握品質監督工作的新定位,創新監管思路,加大監管力度,不斷開創品質監督工作新水準,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