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質檢總局通報前三季度全國産品品質監督抽查情況

  • 發佈時間:2014-11-27 1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今日上午,質檢總局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新聞辦公室主任李靜發佈了質檢總局面向公眾公開徵集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産品品質監督抽查情況、質檢總局應對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開展的工作、2014年10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情況、2014年10月特種設備事故情況、質檢總局大力推進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缺陷汽車召回以及缺陷資訊收集情況、“質檢利劍”行動開展情況等8個方面的內容。以下為具體發佈內容:

  一、質檢總局面向公眾公開徵集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

  為更好服務民生,回應社會品質關切,質檢總局將於近日發佈公告,針對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首次公開向社會徵集建議,科學制定2015年國家監督抽查計劃,進一步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本次建議徵集工作將採用調查問卷、代表座談、專家評審、發佈公告的方式進行,公開徵集公眾對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的建議,了解公眾有關産品品質監督的意願。為便於公眾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質檢總局制定了《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徵求意見稿)》作為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供公眾參考。

  徵求意見稿共涉及日用及消費品、電子電器、輕工産品、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産資料、機械及安防産品、電工及材料産品、食品相關産品等8大類150種産品。一是重點突出了衣、住、行、用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紡織服裝、家居裝修材料、汽車相關産品、家用電器等消費品。二是重點關注實施能效標識管理和涉及節能減排的節能燈、電子電器、電動機等産品,以及保護弱勢群體的兒童用品、殘疾人用品等相關産品。三是重點突出化肥、農藥、農業機械、消防産品、通用機械等影響國計民生的工農業生産資料。同時,徵求意見稿在每一類産品中均設置了“其他”自填選項,以便公眾提出目錄外的産品類別。此外,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及部門職責分工調整,質檢總局不再負責生産環節食品(包括化粧品)監管,因此徵求意見稿中不包括食品和化粧品。

  社會公眾可以通過質檢總局網站公眾參與平臺的“線上調查”欄目、中國品質新聞網首頁的“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調查問卷”專欄、中國經濟網等平臺,參與調查,提交調查問卷;手機用戶還可通過質檢微信的“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調查問卷”專欄,參與調查,提交調查問卷。同時,公眾也可直接就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工作提出有關意見,通過本次對外公告的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聯繫方式直接反饋。建議和意見收集截止日期為2014年12月12日。質檢總局將以公告的形式,在質檢總局網站上公開發佈《2015年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産品目錄》,以便公眾查詢本次公開徵集的最終結果。

  通過公開徵集,質檢總局將繼續加大國家監督抽查制度改革創新力度,為有效服務民生,逐步建立健全“一平臺三機制”:即搭建國家監督抽查制度有效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充分了解人民群眾的品質訴求,探索建立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全過程民意反饋機制,進一步把監督抽查重點放到涉及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重點産品上來,提高事後監督的有效性。同時,加大政府監督資訊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建立社會對國家監督抽查工作全過程監督機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國家監督抽查制度促進品質社會共治的工作機制,形成“人人重視品質、人人創造品質、人人享受品質”的濃厚氛圍。

  二、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産品品質監督抽查情況

  2014年前三季度,質檢總局共組織對88種産品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涉及日用消費品、建築裝飾裝修材料、工業生産資料、農業生産資料4大類産品,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抽查了全國6979家企業生産的7157批次産品,檢出786批次産品不合格,不合格産品檢出率為11%,抽查合格率為89%,比2013年全年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國家監督抽查中,日用消費品抽查了38種,工業生産資料抽查了31種,農業生産資料抽查了6種,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産品抽查了13種。日用消費品和工業生産資料是抽查的重點,抽查種類數分別佔總數的43.2%和35.2%。從抽查結果看,日用消費品抽查合格率為87.9%;工業生産資料抽查合格率為89.5%;農業生産資料抽查合格率為88.7%;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産品抽查合格率為91.6%。工業生産資料、日用消費品、建築裝飾裝修材料等3類産品的抽查合格率與2013年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相比均有所提高,分別提高了1.1、1.1和3.6個百分點;農業生産資料的抽查合格率與2013年相比下降了2.5個百分點。

  從不同規模企業抽查情況看,抽查的大、中、小型企業數分別佔抽查企業總數的16.1%、23.2%和60.7%,抽查合格率分別為95.2%、91.2%和86.4%。與2013年相比,大、中型企業抽查合格率分別降低了0.1和0.8個百分點,小型企業抽查合格率分別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從抽查區域看,東、中、西部抽查産品品質水準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地區抽查産品整體品質水準較好,抽查合格率為89.5%,高於國家監督抽查全國平均水準0.5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抽查合格率分別為86.9%和85.9%,分別低於國家監督抽查全國平均水準2.1和3.1個百分點。與2013年相比,東部地區抽查合格率提高了0.3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抽查合格率分別降低了0.4和3.4個百分點。

  針對抽查發現的問題,質檢部門依法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責成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品質技術監督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抽查不合格的産品及其生産企業依法進行處理,督促抽查不合格企業落實品質安全主體責任。二是將抽查結果情況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進行通報,以便共同加強監管。三是加大消費品抽查力度,不斷強化消費品品質監督抽查。四是針對新興的網路購物熱潮,開展電子商務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對網上商品進行抽查檢驗。

  此外,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各省級質監部門開展了産品品質地方監督抽查工作,涉及日用消費品、工業生産資料、農業生産資料、建築裝飾裝修材料、食品相關産品等5大類産品,共抽查了全國45761家企業生産的60237批次産品,檢出5133批次不合格品,不合格産品檢出率為8.5%,抽查合格率為91.5%。

  三、質檢總局應對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開展的工作

  截至11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共通報埃博拉出血熱病例15417例,死亡5508例。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三國。截至11月26日,我國口岸累計檢疫來自疫情發生國家地區航空器1648架次、船舶58艘、火車210列、汽車68輛、集裝箱20351箱、貨物6978批。排查來自疫情發生國家地區人員28397人(每例均完成流行病學調查、資訊登記,做到可追溯,並將資訊轉交地方衛生部門),發現發熱等有症狀人員91人,迄今未發現埃博拉出血熱輸入病例。

  其中,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積極做好APEC和金伯利進程會議期間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相關會議順利進行。APEC會議期間,檢驗檢疫機構為包括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日本首相、加拿大總理、澳大利亞總理等84架次專包機、3806人次、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要客提供保障服務,對1984架次國際航班(重點航班9架次)進行登機檢疫,重點航班全部進行了衛生處理,對367168人次的出入境旅客和機組人員實施了檢疫監管(其中來自埃博拉疫區入境人員168人),開展現場衛生監督共計22家次,監督處理航空固體廢棄物532袋,液體廢棄物7車次,廚余垃圾6583千克。金伯利進程會議期間,檢驗檢疫機構指定酒店專門區域、專門樓層、專門電梯專門接待剛果(金)會議代表,並在會場和晚宴入口處專門安裝最新型號紅外測溫成像儀監測體溫,共對1190架次國際航班(重點航班60駕次)進行登機檢疫,重點航班全部進行了衛生處理,檢疫查驗來自埃博拉疫區入境人員35人,開展針對性衛生監督60批次,焚燒固體航空廢物689袋,航空廚余垃圾7680千克,處理航空污水67車次,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12批次貨物、5批攜帶物和56批次快件進行檢疫查驗和處理。

  四、2014年10月出入境檢驗檢疫情況

  出入境衛生檢疫情況。2014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4410.18萬人次,同比上升9.69%。其中,發現傳染病例416人次。出入境人員監測體檢7.50萬人次,同比下降12.67%。出入境人員預防接種7.28萬人次,同比下降6.11%。對於以上檢出病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進境農産品有害生物截獲情況。2014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進境農産品檢疫過程中共截獲有害生物2176種67985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45種6043次,一般有害生物2031種 61942次。針對發現的疫情,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法作退運、銷毀、除害處理等檢疫措施,防止疫情傳播擴散,並向國外通報,要求有關國家採取改進措施。

  旅客攜帶物和郵寄物中禁止進境物截獲情況。2014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進境旅客攜帶物和郵寄物中共截獲禁止進境物36019批次,其中從進境旅客攜帶物中截獲了新鮮水果、蔬菜、象牙製品、植物種苗等;從郵寄物中截獲了大量的帶土人參、攜帶大塊土壤的植物盆景、動物蹄骨角類、象牙及其製品、新鮮果蔬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從上述禁止進境物中檢出有害生物3174批次,包括腐爛莖線蟲、大洋臀紋粉蚧、美澳型核果褐腐病等。

  進口食品化粧品不合格情況。2014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品質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287批、化粧品4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7類産品,主要不合格産品是糖類、飲料類和糕點餅乾類,來自34個國家或地區,標簽不合格、品質不合格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化粧品涉及3類産品,分別是膚用化粧品、香水類化粧品和其他化粧品,來自4個國家或地區,不合格原因為證書不合格、禁限用物質、包裝不合格和標簽不合格。對以上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化粧品,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有關詳細資訊,將在質檢總局網站上予以公佈。

  進口工業品檢驗監管情況。2014年10月,根據中國進出口商品品質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的資訊平臺統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累計截獲進口品質安全不合格商品10821起,主要涉及服裝、機械/成套設備、危險化學品等,目前,檢驗檢疫機構已經依法對206起不合格商品採取退運或銷毀措施,其餘不合格商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014年10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2.67萬批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實施檢驗檢疫,計373.94萬噸、23.04億美元,檢出不合格13批,計798.47噸、117.39萬美元。這些不合格廢物原料,已全部實施退運。檢驗監管進口危險化學品9495批,計2808.24萬噸、205.06億美元,檢出不合格544批,計75.07萬噸、6.21億美元。這些不合格的危險化學品,已全部根據具體情況督查企業採取救助包裝等整改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014年10月,處置進口汽車缺陷召回9例,涉及17個車型、29772輛。

  五、2014年10月特種設備事故情況

  2014年10月,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14起,死亡12人,受傷13人。與201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持平;死亡人數減少4人,下降25.00%;受傷人數增加6人,上升85.71%。八大類特種設備中,鍋爐事故2起,壓力容器事故1起,電梯事故3起,起重機械事故3起,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4起,大型遊樂設施事故1起。以上事故正在按照事故調查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六、質檢總局大力推進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建設

  近期,國家質檢總局發佈2014年123號公告,經地方政府申請和國家質檢總局組織考核,全國又有44個縣(市、區)被授予“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至此,全國累計已有 188 個縣(市、區)建成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並覆蓋到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

  近年來,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食品農産品出口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如日本出臺的肯定列表制度等,設置了嚴格而大量的農獸藥殘留限量要求。跨躍這些技術性貿易措施要求,成為我國食品農産品順利出口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促進我國優勢農産品出口,自2009年起,質檢總局在全國大力推行示範區建設。示範區建設的核心是從食品農産品安全大環境的宏觀管理入手,在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引入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産,倡導“地方政府主導、監管部門參與、生産企業落實、全社會監督”,對一個地區的食品農産品生産環境,特別是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環境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從而建立以區域化管理為核心、覆蓋從種植和養殖源頭到餐桌全過程、符合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品質安全示範區,並以示範區建設引領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整個行政區域的出口食品安全。

  五年來的實踐表明,示範區建設呈現出數量增長快、地域範圍廣、輻射帶動作用大和建設品質標準高的良好態勢,創建示範區的地區,農業生産標準化和種植養殖基地規模都有了明顯提高,農藥化學投入品控制越來越規範,疫病疫情監測、風險監控和品質安全資訊追溯平臺建設有了明顯提升,示範區建設成效顯著。一是提升了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整體水準。示範區建設落實“一個標準、兩個市場”機制,在示範區內採用國際上最嚴格的標準、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通過提升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引領帶動國內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的全面提升,惠及國內消費者。二是塑造了品牌形象,促進了經濟轉型。示範區累計創建國際品牌60余個,國內品牌4820余個,在近年來我國外貿形勢十分嚴峻複雜的情況下,促進了外貿結構優化,形成了出口食品農産品競爭的新優勢,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穩步提升。三是創新監管模式,促進了“三農”發展。質檢總局對示範區出口産品給予檢驗檢疫監管便利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激活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對外食品農産品貿易發展。5年來,通過示範區建設帶動群眾增收累計794億美元,帶動農村就業人口達到2840萬,出口創匯累計659億美元。

  示範區在提升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促進我國優勢食品農産品出口方面發揮了良好的引領作用。下一步質檢總局將加強國際合作,在現有示範區基礎上,與進口國家或地區共建國際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形成進出口食品農産品安全國際共治新局面。

  七、缺陷汽車召回以及缺陷資訊收集情況

  2014年10月,共有10家企業開展了15次召回活動,涉及車輛96.52萬輛。召回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7%(2013年同期實施汽車召回14次),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627%(2013年同期召回缺陷汽車3.54萬輛)。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2次,涉及缺陷汽車58.11萬輛,佔10月全部召回數量的60%。

  八、“質檢利劍”行動開展情況

  (一)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建材專項執法。今年以來,質檢總局部署以防水材料、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木地板、採暖散熱器為重點産品,重點查處無證生産、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質釋放量超標、假冒他人廠名廠址等違法行為。截至10月底,已出動執法人員93736人次,檢查生産單位24531家次,查辦案件5029起,其中100萬元以上案件32起,查獲假冒偽劣建材産品貨值金額40398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案件30起、移送其他部門處理案件11起。

  (二)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汽車及其配件專項執法。以專用校車為重點,重點查處專用校車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未經強制性認證等違法行為。汽配以制動器襯片、制動液、安全氣囊燈為重點,重點打擊無證生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以假充真、廢舊翻新、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截至10月底,已查辦案件597起,查獲假冒偽劣汽配産品貨值金額1639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